Hieizan a1.JPG

手上有一張KANSAI THRU PASS,於是想再上一次比叡山,2014年去時碰到陰偶雨天氣,只看完東西塔就意興闌珊下山,沒去橫川,這回補上。

坂本纜車正式啟用於昭和2年(1927年),2,025 公尺長度號稱日本之最。名為纜車,和一般印象中的懸掛式不同,是利用鋼索牽引車輛行走軌道上,搭起來更有安全感一些。山腳下建成於大正14年(1925年)的兩層樓車站已被列為日本有形文化財產,進入12月,站外洗手間上頭仍有紅葉燦爛,進個廁所都詩情畫意,但很清楚山上較冷葉子大概已經掉光,比叡山賞楓必須在11月中上旬來。

Hieizan a2.JPG

Hieizan a3.JPG

Hieizan a4.JPG

Hieizan a5.JPG

 

上山眺望琵琶湖仍是那麼漂亮。不巧又是一個多雲陰沉的天氣,偶而穿雲洩下的陽光充滿戲劇效果,讓湖面變得光亮耀眼。

Hieizan a7.JPG

Hieizan a8.JPG

Hieizan a9.JPG

 

紅葉落盡比叡山遊人便少了!這回上了山就先搭車直奔橫川,抵達後先經過一口方形池子“竜ヶ池”,中央有座小小的弁財天神社,這便是「比叡山の七不思議」中橫川之龍(蛇妖)危害的發生地,後來被元三大師(慈惠大師)給收服。

Hieizan b1.JPG

Hieizan b2.JPG

過竜ヶ池便是橫川中堂,另一側有小徑可以上去根本如法塔,都是近代重建,加上天氣陰寒景物蕭瑟,有點小失望。

Hieizan b3.JPG

Hieizan b4.JPG

Hieizan b5.JPG

 

接著走過鐘樓、惠心堂、元三大師堂、箸塚弁財天、元三大師御廟,繞一圈穿過杉林又回到橫川中堂,一路時不時會碰到青苔爬上的石刻觀音像。

Hieizan c1.JPG

Hieizan c2.JPG

Hieizan c3.JPG

Hieizan c4.JPG

Hieizan c5.JPG

Hieizan c6.JPG

Hieizan c7.JPG

 

搭車回西塔,下車先經過樁堂,剛好特別公開,可以看到裡頭初公開金燦燦的本尊“千手觀世音菩薩像”。傳說聖德太子攀登比叡山時使用一根椿木杖,上山休息時將手杖插在地上長成一株樁樹,後人便在此建造樁堂安置聖德太子所攜帶的觀音像。傳說歸傳說,聖德太子已經圓寂1400周年,現所見千手觀音並不是記載中三寸大小的隨身神像,有人考證樁堂的“千手觀世音菩薩像”在鎌倉時代(1185~1333年)便已經存在,我倒是好奇形象會不會是根據原本小神像製作的放大版?

Hieizan d1.JPG

Hieizan d2.JPG

Hieizan d3.JPG

 

來到由廊道相連,左右對稱像個天平的常行堂和法華堂,穿過廊道是筆直下行通往釋迦堂的階梯。印象依舊清晰,真意外怎麼一下就八年過去,年紀漸長果然時間會變加速度。翻看從前部落格,發現這條階梯竟有張同樣角度的照片,沒變的大概是我的審美和比叡山的山中歲月。

Hieizan d4.JPG

Hieizan d5.JPG

Hieizan d6.JPG

Hieizan d7.JPG

Hieizan d8.JPG

 

重遊就看點不一樣的東西,釋迦堂一旁鐘樓有小徑可以爬上“相輪橖”,現所見為明治25年(1892年)以青銅重建,高11.65公尺,猜測大概等同佛教經幢或是佛塔上的塔剎,上頭細看有手持不同樂器的觀音裝飾,相當精美。短短路程中還會經過一座高2米、背光殘破的彌勒石佛,年代不明。

Hieizan e1.JPG

Hieizan e2.JPG

Hieizan e3.JPG

Hieizan e4.JPG

Hieizan e5.JPG

Hieizan e6.JPG

Hieizan e7.JPG

 

回釋迦堂走去鄰近看似已荒廢的本覺院,無人打掃的院埕滿是落葉,又一道意外風景。西塔要比橫川有歷史味多了!

Hieizan e8.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