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才來過萬福寺看荷花,喜歡這座中式伽藍的寧靜,所以賞楓便又來了。
果然未被紅葉名所點名,偌大寺廟前前後後停留兩個多小時,碰到的其他遊客十根手指數得完,直到快離開,因廟裡有法事才來了一群人,但都直接進去大雄寶殿,寺裡依舊安靜,聽到的只是誦經聲。
一入寺廟,總門和山門間的大放生池畔就有楓葉好看,早晨地上落葉還沾著露水。池裡的殘荷枯葉已被清理掉,夏天綠意覆蓋的池面成了一面大鏡子,倒影朦朧。
一棵挺拔的銀杏正金黃鮮明,個頭高、色彩亮,在許多角落都能望見它,一棵樹便有不同風采。
走在幽靜長廊,七月的荷風鳴蟬換成秋末紅葉相伴,不同季節有不同季節的詩意。
天王殿前的睡蓮池裡同樣有落葉點綴。
從前文章已經介紹過這座黃檗宗大本山的歷史和建築,這裡不再提。近中午的法事看到幾位和尚從“東方丈”出來沒關門,我便溜進去拍幾張庭園,這裡並非開放區,上次來自然不得進。禪宗有言「能殺能活,殺活自在。」,殺的是煩惱,活的是智慧,方丈室的門聯才有明殺活、辨龍蛇字眼。
此外這次也注意到一些屋頂的鬼瓦雖都是新製卻精緻漂亮,日本人在維護傳統和古蹟方面絕對認真。
宮燈上看到“秋色靜中生”一句。確實賞紅葉只要靜便是好,常常三兩棵樹更勝過一片林。京都有些紅葉名所人滿為患,再美也讓人生煩,真不如這萬福寺的半日閒。
逛禪宗寺院,人也變哲學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