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to 2022 g1.JPG

下雨天,打算簡單看看城區幾間沒去過的寺廟,提早結束行程喝下午茶去。於是搭地鐵到鞍馬口,從上御靈神社走過妙覺寺、妙顯寺,最後到京都御所西北角轉轉,再搭地鐵回四條。

日本各地御靈神社大多是為安撫冤魂怨靈而設,京都御所東邊的南、北各有下御靈神社和上御靈神社。從前的故事懶得去了解,撐傘走進空無一人的神社,靜默看本殿後方一棵銀杏遭風雨打落黃葉遍地,幾株楓樹正艷紅。

Kyoto 2022 g2.JPG

Kyoto 2022 g2a.JPG

Kyoto 2022 g3.JPG

Kyoto 2022 g4.JPG

 

接著走去妙覺寺,日蓮宗的京都八本山之一。妙覺寺和妙顯寺、立本寺又並稱「龍華の三具足」,三具足指的是供佛的香爐、花瓶、燭台。京都很神奇的在城區內就有無數大小寺院,即使來過那麼多次,每回總還是能找出幾座陌生寺廟探訪。唐代杜牧詩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今日世界大概只有京都能提供相對情境,恰巧又是個雨天!

Kyoto 2022 g5.JPG

Kyoto 2022 g6.JPG

Kyoto 2022 g7.JPG

Kyoto 2022 g8.JPG

 

妙覺寺本堂庭園“法姿園”每年秋季會特別公開,屋內兩張漆桌倒映庭院紅葉相當好看。想到相對知名的八瀬瑠璃光院取的也正是這效果,但門票2000日幣無比昂貴,還聽說今年需要預約並且限制參觀停留時間,所以這座廟我曾過而不入(以前記得也要1500日幣,是一般寺廟三倍價。),自此沒打算參觀,不喜歡太過高貴、太一窩蜂的情況。相對的,妙覺寺仍然安靜,門票800日幣(2022年)也只比一般寺廟稍貴一些,在可接受範圍內。我因為躲雨待上許久時間,遊客來去之間甚至能有一人獨攬風景的時刻,感覺特別好。

Kyoto 2022 g9.JPG

Kyoto 2022 g10.JPG

Kyoto 2022 g11.JPG

Kyoto 2022 g12.JPG

Kyoto 2022 g13.JPG

Kyoto 2022 g14.JPG

Kyoto 2022 g15.JPG

 

高人氣的戰國武將織田信長一生入京二十多次就有18次留宿在妙覺寺,著名發生“本能寺之變”事件的本能寺卻只住過3次。織田信長曾在妙覺寺舉辦茶會,廟方特別展示有織田信長宴會的全套料理模型。

Kyoto 2022 g20.JPG

 

本堂邊也有株漂亮楓樹,院裡的華芳堂雖然不能走過去,但仍能隔著雨絲瞧見內部像棵蘑菇的古老石塔,據說鎌倉時代在比叡山修行的日蓮上人曾經抄錄法華經藏於石塔中,立下誓願弘揚法華宗。室町時期另木造“華芳寶塔” 安置石塔,木塔門扇上留有狩野派仙人畫作至今仍相當清晰。

Kyoto 2022 g16.JPG

Kyoto 2022 g17.JPG

Kyoto 2022 g18.JPG

Kyoto 2022 g19.JPG

 

從妙覺寺走到妙顯寺後門相當近,所以我就從後門進、前門出。妙顯寺由日蓮上人弟子日像上人所創建,1334年曾被醍醐天皇列為敕願所,成為皇家寺院。妙顯寺也能買票參觀本堂和庭園,我已經約人喝下午茶,時間不夠就略過了,在京都不喜歡把自己搞得匆忙。但即使只是走過境域也有幾幕好風景,還露出三秒鐘陽光,只夠按一下快門。

Kyoto 2022 h1.JPG

Kyoto 2022 h2.JPG

Kyoto 2022 h3.JPG

Kyoto 2022 h4.JPG

Kyoto 2022 h5.JPG

Kyoto 2022 h6.JPG

Kyoto 2022 h7.JPG

Kyoto 2022 h8.JPG

Kyoto 2022 h9.JPG

 

從妙顯寺走去地鐵今出川站搭車,因為剛好在京都御所西北角,望見有銀杏顏色正好,就進去看看。這個角落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紅葉都好,可惜陰雨光線不佳,我又有其他地方想去,已無法等天氣好時再來一次拍照了。

Kyoto 2022 h10.JPG

Kyoto 2022 h11.JPG

Kyoto 2022 h12.JPG

Kyoto 2022 h13.JPG

Kyoto 2022 h14.JPG

Kyoto 2022 h15.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