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nna u2  

維也納的環城大道是在19世紀末拆除舊城牆後興建,沿線規畫公共建築、公園、綠帶,以及當時的高級辦公樓和住宅。

這條大道逛起來挺愜意,讓我以貝維德雷宮為起點一路走到感恩教堂的順序貼上照片。

貝維德雷宮(Schloss Belvedere)分為上、下兩宮,中間隔著偌大的法式幾何花園。宮殿的建築形式是18世紀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現作為美術館使用,許多到維也納的遊客會衝著館內收藏的克林姆名畫“吻”來到這裡。從緩坡庭園裡可以望見整個維也納舊城,即使不想看畫,都可以來庭園免費散步一下,感覺比跑一趟城郊的夏宮要實在多了。

vienna t1

vienna t3

vienna t4  

聖卡爾教堂(Karlskirche)是為了感恩1713年黑死病結束而興建,這也是一座經典的巴洛克式教堂,但又結合一些古典希臘、羅馬建築元素。正面仿古羅馬圖拉真柱的兩根巨大記念石柱看起來有點像是清真寺的宣禮塔。

vienna m2

vienna m3  

地鐵聖卡爾廣場站(Karlsplatz)有三條地鐵交會,自助旅行的人大概多少會用到這個站轉乘,位在地面上的舊地鐵站入口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維也納所謂青春派設計的風格,不妨看看。當時一旁的公園裡有人坐在氣球裡演講,聽眾寥寥無幾,大部份人躺到草地上曬太陽去了。

vienna n1

vienna n2  

小小的白色分離派會館(Secession Building)頭上頂著鍍金大洋蔥,遠看非常醒目,近看會發現是由一片片月桂葉組成。建築的地下室有克林姆的壁畫,但門票太貴,我對克林姆並不特別喜愛,始終只是經過。

vienna n3

vienna n4

vienna n5  

國立歌劇院是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完成於1869年,二次世界大戰被炸掉後又重建。我沒在維也納聽過歌劇,因為自助旅行的行李極簡,只有牛仔褲、短褲、球鞋、涼鞋,沒適當穿著進歌劇院。想想在倫敦看Musical可自在多了,英文也聽得懂。

vienna o1

vienna o2  

新闢的博物館區裡面夾雜著現代建築,有好幾間博物館和Cafe,很多人只是來喝飲料、打屁、曬太陽,也有遛狗、遛小孩的,整體氣氛很活潑。

vienna p1

vienna p2

vienna p3

vienna p2a  

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博物是彼此面對面的雙胞胎兄弟,中間座落一座19世紀末德國藝術家設計的大型銅雕作品,正對著霍夫堡的城堡門。這兩座博物館看起來像是和新皇宮統一規畫,看起來相當氣派。

vienna p4

vienna p5

vienna p6  

國會大廈(Parliament)仿希臘神殿建造,階梯旁有歷代哲人雕像,前方是巨大的雅典娜噴泉,戴著鍍金頭盔的女神表情嚴肅的望向舊城。走上階梯可以欣賞到大門上方的馬賽克畫。

vienna r1

vienna r2

vienna r3  

再往前走就是文藝復興式樣結合巴洛克風格的宮廷劇院,和馬路另一邊哥德式樣的市政廳。這麼多雄偉又華麗的公共建築全集中在十九世紀末設計、興建,只能說當時的維也納實在太有錢了。

vienna q1 

vienna q3a  

經過大學來到有著優雅雙塔的哥德式感恩教堂。教堂前方廣場好像是學校正在辦美食節,有二、三十攤各國食物可以品嘗,價格便宜,還有Band在演奏。我也跟著吃喝一頓,真懷念學生時代。

vienna s1

vienna s2

vienna s3

vienna s4  

最後離開環城大道,放幾張畫家韓德特瓦賽(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設計的建築照片,包括工廠改造和集合住宅。這些五顏六色像是堆積木造出來的房屋完成於1980年代,看起來是受到高第的啟發,有許多的曲線和不對稱元素。現在當然也成為維也納的著名旅遊景點了。

vienna u3

vienna u4

vienna u5

vienna u6   

vienna u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