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川博物館是從網路上搜尋到的一座冷門博物館,因是利用對日抗戰期間生產兵工武器的坑道改造而成,若對抗戰歷史感興趣就很值得走一趟。
抗日戰爭時期原位於南京的金陵兵工廠和武漢的漢陽兵工廠在日軍進逼中陸續內遷,重慶鵝公岩地區因應成為一處新生的槍砲、彈藥生產基地。為躲避日機空襲,當時在岩壁開鑿出上百條30~50公尺深的坑道做為生產車間,洞與洞之間大多可相互連通,現仍有51條坑道留存,其中24條被整理出來作為博物館使用,主題包括:兵工署第一兵工場舊址(漢陽兵工廠)博物館、抗戰文物博物館、重慶故事博物館、兵器發展史博物館、票證生活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民間祈福文化博物館、中國囍文化博物館,以及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重慶人民防空歷史、農民工與都市化三個專題展,形成一處與兵工坑道遺址結合的博物館聚落,相當特別。
防空洞外仿了一些民國時期建築和老城牆,街道建築大多空置,相當冷清。
清末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遷移至重慶後轉為國民政府兵工署的第一兵工廠,所以「兵工署第一兵工廠舊址博物館」成為重慶建川博物館的核心主題,由三座相通坑道組成,內部除了相關歷史照片和文物展示,也重現局部舊時生產場景,還收藏各式當時生產的「漢陽造」步槍,抗戰時期的重要武力。
「抗戰文物博物館」展出不少珍貴抗戰文物和歷史照片,看到當時國民政府頒發的榮譽獎狀、一位四川父親贈與自願從軍兒子的死字旗、文革中蒙冤抗日老兵訴冤留字的陶杯都讓人覺得心酸。想想抗日戰爭中即使是十幾歲的娃娃兵,現在就算活著也已近百高齡,歲月無情,大部分歷史若不被操弄炒作,只要隔個兩、三代就會被淡忘,人類其實沒那麼敬重歷史。
宋慶齡創立的抗日組織「保衛中國同盟」刊印的兩張宣傳畫報。
日本扶植滿州國的溥儀登基詔書。
河北淪陷區一位中國警務人員贈送給日軍的臨別詩。戰亂中見人性,也不是簡單“漢奸”兩字就能概括背後的故事。
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歷史圖片一如既往的讓人看著不舒服,太殘酷的畫面都不好放上來。
關於重慶抗戰期間的生活也多有著墨,其中少不了為躲日軍轟炸在防空洞中窒息踩踏因而兩、三千人死亡的「六五大隧道慘案」。結尾好不容易迎來幾張重慶慶祝抗戰勝利的照片,歡樂氣氛同樣讓人感覺慘澹。
嘉陵江和長江匯流處的朝天門碼頭現在高樓挺立,對照「重慶故事博物館」裡清末、民初時的碼頭照片已完全找不出影子,百年變遷就有滄海桑田的效果。
其他博物館的展出相對雞肋就不多介紹,主要因為和坑道兵工遺址及重慶本身並沒有太多連結,放在哪裡展出都可以。下面分別是票證生活博物館裡中共建國初期的民生文物、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收集的藥局招牌、民間祈福博物館一尊手上拿著元寶的財神石像、中國「囍」文化博物館一張1888年的跨國婚姻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