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台是漢王劉邦在漢中的行宮遺址,也是今日漢中市博物館所在。
漢代宮廷建物自然早已湮沒,只留下一坯夯土,宋代以降重建作為府署或其他公家用途,現仍留有部分明、清時期建物。不過由於現在博物館大門為臨大路開在北面,和中國傳統建築坐北朝南的進入方向剛好相反,所以欣賞古漢台建物不防先一路走到博物館最後方的南院碑林,再往回走,從南院、鏡吾池、桂蔭堂、望江樓逐步高升,才是正確瀏覽路線。抵達最後進的望江樓即為古漢台高點,也曾是漢中城中最高建築,登樓可以遙望城外漢水。
桂蔭堂南邊的鏡吾池修築於清初,長13公尺,寬6公尺,中間有石拱橋。池旁一個石頭上刻詩詠曰:「池塘如鏡水平蕪,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蹤飄不定,春風一約自同趨。」,怎麼感覺有些普通,查查原來是民國時期漢中道尹阮貞豫所寫,近代已經很難寫出好詩了。取名“鏡吾”其實也直白,就古時官員警惕自己要行止端正,和大堂上明鏡高懸的寓意一樣。
望江樓雖然已經是清末民初重修,但仍算精緻,可以找些細節欣賞。比如一些磚雕上的歷史故事,或許與楚漢相爭有關,沒有解說不好確認。又發現一般的鯉魚化龍怎麼在這裡變成“龍咬鯉魚”模樣?最奇怪的是在樓後方出檐下找到兩隻也不知道是不是猴的動物,一隻像在吃東西,另一隻抓著生殖器官,查不到相關介紹,著實有點好奇。
望江樓旁石鼓亭裡有一塊斑駁的玉質石鼓,傳説是劉邦的上馬石。
古漢台南院碑林收藏的「石門十三品」便是從上一篇介紹的褒斜道石門裡外剝鑿下來保存的13方摩崖石刻精品,也是漢中市博物館最重要的文物,包括漢刻8方、曹魏和北魏石刻各1方、宋刻3方。現代遊客最一目了然的是《袞雪》、《石虎》、《玉盆》、《石門》這四方各只有兩個大字的碑刻。其中《袞雪》相傳為曹操在褒谷口見褒河流水激石飛沫如雪所書,由於字要刻在河中不缺水,寫時就讓“滾”字少掉三點水。《玉盆》則相傳為張良所書,原指褒河中一塊形如盆、質如玉的水中奇岩,清代“浮浪玉盆”仍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現也淹沒在水庫中了。
石門十三品中長篇大論的碑文除了欣賞書法藝術也具備史料價值,只是漢、魏碑刻太考驗古文功力,大部分遊客不會去細讀。比如刻於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門銘》就說明石門開鑿、修復的一段歷史。
其他碑刻就不多介紹,從石門洞內剝離的碑刻還能看出隧道的弧度。可惜石門同樣讓水淹沒,再也見不到(網路上倒是能搜到水庫興建前的歷史照片,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找。)。
漢中這樣的歷史名城,博物館內除了石門十三品當然也有一些有趣或精美的文物,挑幾件簡單帶過。
商代的人面飾、獸面紋銅瓿、牛觥(酒器)、夔紋方罍。
新莽大泉五十銅錢母範:
東漢的紅陶獨角獸、綠釉豬、綠釉熊。
漢代的銅跪俑燈,看人物下身穿著不就是日本現在有些祭典時還在穿的褌嗎。
宋代的樂伎磚雕、迎門侍女磚雕、三彩將軍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