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zibei a1.JPG

清同治六年冬(1867年)台灣鎮總兵(全稱為“鎮守福建臺灣總兵官”)劉明燈(1838~1895年)率兵北巡至噶瑪蘭(宜蘭),在淡蘭古道沿途題下「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碑」三塊摩崖石刻。2020年走草嶺古道看過「虎字碑」、「雄鎮蠻煙碑」後,就想著把「金字碑」給集全,結果時隔兩年餘才踏上金字碑古道,時光流逝總是如此不經意。

從猴硐開始走,搭火車前來,離登山口還有段路,循路標從火車站過基隆河大約走20分鐘才到,沿路看看基隆河及其支流的風景。

Jinzibei a2.JPG

Jinzibei a3.JPG

Jinzibei a4.JPG

Jinzibei a5.JPG

Jinzibei a6.JPG

Jinzibei a7.JPG

 

金字碑古道起點處有座涼亭“天煌亭”,從這裡一路石階向上,以正常爬山速度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抵達金字碑,沿途皆有林蔭不會太熱,但沒太多風景,就只是親近自然,觀察植物、拍拍昆蟲。

Jinzibei b1.JPG

Jinzibei b2.JPG

Jinzibei b3.JPG

Jinzibei b4.JPG

Jinzibei b5.JPG

Jinzibei b6.JPG

Jinzibei b7.JPG

 

金字碑高約240公分,碑座以夔龍為櫃台腳狀、碑首刻有雙龍托珠、碑身兩側以唐草紋裝飾。碑文為篆字七言律詩一首,碑刻完成時曾在文字上貼金箔,因此稱為金字碑,文末署名為“臺鎮使者劉明燈北巡過此題并書”。

「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

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

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

海上鯨鲵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詩中讓人好奇的是劉明燈當時真的有見到雞籠山、和平島覆雪?還只是寫景遙想?這一路也沒看見什麼古槐樹,事實上大陸華北常見的槐樹並不存在台灣原生山林。至於“海上鯨鯢今息浪”指的是同年3月發生的“羅發號事件”,美籍商船羅發號在恆春外海觸礁擱淺,遇難船員上岸後誤闖排灣族領地遭殺害,進而引發美國派兵的連串外交衝突事件。剛好碰到一隻攀木蜥蜴在碑上溜達。

Jinzibei b8.JPG

Jinzibei b9.JPG

 

金字碑之後再走大約10分鐘出頭就能抵達古道最高點,設於三貂嶺鞍部的“探幽亭”。相較先前近代新修的石階,這一小段路更具古道風情,幾叢綠竹透露人為開墾的痕跡,陽光下青翠可喜。

Jinzibei c1.JPG

Jinzibei c2.JPG

Jinzibei c3.JPG

Jinzibei c4.JPG

 

探幽亭前有一塊咸豐元年(1851年)五月所立的「奉憲示禁碑」,歷史更早於金字碑,其內容主要是為保護山林禁止濫墾,可惜碑文字跡已經模糊,很難讀清全文,找到“道旁左右留地三丈,不准斬伐。”字句,算是古人的一種環保意識,留下樹木好為行人遮蔭。

涼亭旁還有一座老土地公廟,裡頭並沒有土地公、土地婆,而是放一塊中央刻有圓形壽字紋的石碑,左右對聯寫著:「千秋福澤承天厚、萬古德恩配地貞」,橫批「古貌昭赫濯」。是神像被替換掉?還是一開始就如此?不明所以然!

Jinzibei c5.JPG

Jinzibei c6.JPG

Jinzibei c7.JPG

Jinzibei c10.JPG

 

越嶺後穿越102公路接著金字碑古道的牡丹段,據說從前路跡不是很清楚少有人行,近年重新整理後,路標和安全性已沒有問題,但遊人依舊稀少,一路下來只碰到另一位登山客。途中經過一段矮竹綠色隧道,幾乎能想見從前荒草掩徑的模樣。最後下到登山口處又有一座老土地公廟,再走5、6分鐘就抵達三貂慶雲宮。由於沒太多風景好看,從探幽亭到慶雲宮不到一個小時就走完。寺廟到牡丹車站還有兩公里路,沿牡丹溪產業道路的車很少,走起來挺舒服。

Jinzibei d1.JPG

Jinzibei d2.JPG

Jinzibei d3.JPG

Jinzibei d4.JPG

Jinzibei d6.JPG

Jinzibei d7.JPG

 

八月份月桃已經結果,秋海棠還在開花,潮濕處有苔蘚地衣,腐木長出野蕈。一路拍了不少昆蟲,稍後再集中與附近幾條古道所拍其他昆蟲一起介紹。

Jinzibei e1.JPG

Jinzibei e2.JPG

Jinzibei e3.JPG

Jinzibei e4.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