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竹南感興趣的是海濱自然公園的腳踏車道,來了發現附近還有處古蹟寺廟慈裕宮和中港老街就順道逛逛,這才知道原來中港原為道卡斯族(平埔族原住民的一支)中港社所在,也是竹南市清初的起源地,至今仍有“蕃社”地名遺存,真的又長見識了。
中港慈裕宮是苗栗縣最古老的媽祖廟,可溯源至明末清初,最初為土牆茅頂小廟,清乾隆年間先遷建至南門口,道光年間毀於閩粵械鬥,又於道光18年(1838年)在蕃社邊的今址重建。現寺廟三川門、正殿和左右護龍仍維持傳統格局,後殿則是近年新起的鋼筋水泥高樓。主神除了鎮殿的軟身大媽和二媽外,還有從福建湄州迎來的三媽。
慈裕宮在嘉慶年間和日據時期經歷兩次比較重大的重修工程,留有一批精美的雕刻彩繪,像在三川殿龍、虎堵壁上可以找到嘉慶紀年,正殿帶西洋卷葉裝飾的石柱則有大正紀年。大正7年(1918年)重修時特別找來中港街師傅林溪山和板橋名家陳己元兩派拚場對作,參觀時可以留意看看中軸線左右兩邊雕刻樣式的差異。此外像乾隆時期的青斗石獅、光緒皇帝題的「與天同功」匾額和一些古碑也都值得留意,文物相當豐富。
明末清初漢人陸續來到竹南地區墾拓,當時這裡是道卡斯族中港社所在,漢人聚居後形成中港街,河港貿易日漸興盛。有說“中港”名稱便是因為地理位置介於淡水港(艋舺)與鹿港兩大港口重鎮之間而來。
根據清代《淡水廳志》記載:「中港城堡在中港北,僅設南、北、東、西四門,餘石牆未建。」,可知中港曾有城門,卻沒有城牆,當時應該是以土壕、刺竹防禦。由於河道與海岸線變遷,現在已經很難看出中港的河港前身,再歷經日據時代市區改正和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後重建,所謂“中港老街”四周也只能找到幾棟日據時代老屋,諸如醫院、藥房、商行、雜貨舖等,大多不再營業,或頹圮或空置,殘留一些歷史記憶供有興趣的遊人憑弔。
出慈裕宮往右轉沒幾步路就是蕃社所在,所有門牌都沒有街道巷弄,直接冠以“蕃社”之名,挺特殊。由於道卡斯族早已漢化,“蕃社”僅存地名,可別期望在這裡看到什麼原住民聚落或原住民文化。
蕃社還留有幾座古厝,其中蕃社30號的陳氏穎川堂已經修復開放參觀。傳統閩式三合院重建於地震後的1937年,帶有當時一些建築流行元素,比如洗石子、牛眼窗、花磚裝飾等,修復相當用心,小巧卻讓人驚喜。
陳家從前經營金銀紙業,所以左護龍可以看到「城內聞敲金銀紙,港邊散逸魚脯香。」門聯和「金生室」門額。右護龍對聯則是「門前舞場生逸興,院外廟廷近人群。」,這“舞場”原指道卡斯族以圓形鵝卵石砌成的祭場,據說位置就在蕃社30號前馬路下方,不知未來能否有出土面世的一天?
番社小巷鑽鑽,經過頹圮的合院、土角厝,也找到一口廢棄填平的百年老井,完全沒得到應有的關注與照料,頗教人唏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