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到杭州過中秋,跑去爬鳳凰山,找南宋宮苑賞月地點“月岩”,還登上六和塔遠眺錢塘潮。這條路線五代吳越國和宋代留存的古蹟還包括梵天寺、勝果寺、南宋官窯遺址,以及慈雲嶺摩崖造像、八卦田等。
梵天寺原為五代吳越國名剎南塔寺,現僅存一對高約15公尺的經幢,由吳越國王錢俶造於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千年歲月斑駁,幢身上的經文和佛像雕刻還算清晰。
南宋定都杭州(臨安)後,皇城大內就建在鳳凰山東麓邊上,由於大部分宮殿基台遺址現在都埋在地面三米之下,許多地方已讓後世建築覆蓋,應該沒啥機會可以進行全面考古。所幸鳳凰山因部分山麓被納入皇宮後苑範圍,仍留有一些實物可供遊人憑弔懷想。
登鳳凰山先進入的聖果寺遺址可以見到南宋開國皇帝高宗趙構所題的“忠實”楷書大字。聖果寺創建於隋、唐年間,初名為“勝果寺”,宋高宗將其納入宮禁之地後改作殿司衙,曾為御林軍駐紮使用,所以才書寫這兩個字,讓軍人好好效忠朝廷。
更大的“鳳山”二字由署名王大通的人題於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不認識他是誰。崖壁上另有一些五代時期雕刻的羅漢像,已經相當殘缺,許多少掉人頭遭今人胡亂補上,真不如維持無首好。還有一些摩崖雕刻隱藏在凌亂草木間,一片蒼涼讓人唏噓,大概因為鳳凰山很少遊客,從前來尚未好好規畫保護。
南宋亡國後,皇宮毀於戰火,明代重建聖果寺,據說規模相當龐大,可惜清末幾盡全毀,到近代已經連一棟建築都沒能留下。杭州自2017年開始進行聖果寺考古,已有初步成果,下回到杭州再去參觀看看。
杭州知名賞月地點大部分人聽過的是西湖十景的「三潭印月」和「平湖秋月」,南宋皇城御苑裡的「月岩望月」知道的人就少了。鳳凰山“月岩”位在一小片奇岩石林間,岩峰有孔稱為“月竇”,岩前有水池“桂月池”,據說每逢中秋月圓月光穿過月竇投射於桂月池中會生出另一輪明月,形成天上地上雙月輝映奇景。這是南宋皇宮禁苑的獨門情趣,來了不妨想像一下當時皇帝帶著眾嬪妃賞月的場景。
月岩周邊留有數方題刻,其中「光影中天」是宋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所書。
鳳凰山海拔最高處僅178米,爬山並不累人,路上有些天然石景頗為別緻,從高處可以眺望八卦田和錢塘江。八卦田為皇家籍田,古代以農立國,許多皇帝每年都要做做樣子,不論祭祀或親耕總歸是祈求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八卦田田中心為圓形太極,輻射出的八坵據說古時要象徵性栽種八種不同莊稼。從前來也屬於沒遊客的冷門地點。
翻山下到慈雲嶺南麓有吳越國於後晉天福七年(942年)修築資延寺留下的摩崖造像,主龕中央三尊為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左右兩旁分列脅侍菩薩和天王。
慈雲嶺造像歷經千年仍算完整,只是有佛像失去頭部,好事者補上後讓模樣慘不忍睹。請看看下面這張脅侍菩薩的臉:
主龕西側另一小龕內的地藏王菩薩和左右侍者造像。
從慈雲嶺造像走到八卦田和南宋官窯博物館並不遠,大約就一公里路。八卦田從平面看就看不出八卦形象。南宋官窯博物館文物展示比較一般,大多是複製品(多年前印象,現在不確定。),主要欣賞出土長達40米的龍窯和作坊遺址。這裡已經接近錢塘江畔。
六和塔由吳越國王錢俶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後毀於方臘起義,南宋紹興年間又重建。明、清時期數次重修大多限於木結構外檐部分,內部磚造塔身(塔心)仍是南宋原物。
六和塔外觀八角形共13層,內部塔身7層(明七暗六),逐層向上縮收,可循迴廊塔梯登塔,欣賞甬道拱券和天花斗拱造型以及壁龕下方須彌座的磚雕花樣。近代修葺為部分牆壁和天花藻井補上的彩繪不知是否有所依據?單看施色與筆觸感覺相當粗糙。
爬到第六層可以看到中央方形塔室立著一根木柱,木柱直接貫通到第七層,用來頂住塔頂高3.55米的鐵鑄塔剎。想想在缺乏現代機具的古代,要建造一座高約60米的建築物是多麼大的工程啊!還能屹立不搖保存至今更加難得。
六和塔頂眺望錢塘江景色,聽塔檐風鈴聲響,看江邊現代高樓起,火車鐵橋過江,又再次覺得天地遼闊,人類太渺小,人生太短暫。
中國古代建塔常與風水有關,六和塔據說就是用來鎮錢塘江江潮用的。登六和塔觀潮曾是杭州盛事,不過隨地形改變,歷代賞潮地點也不大一樣,今日六和塔不再是觀潮最佳選擇。多年前中秋節前來,江邊果然有不少人在等潮水,其實最大潮會落在中秋過後兩、三天,但因為要上班只能假日前來。站六和塔上觀潮雖然只是一道小水波經過而已,但塔上無人,一切勝在意境,並未失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