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去過還在沉睡中的金瓜石,沒什麼旅遊設施,環境破破爛爛,陰暗巷道有惡犬攔路,讓人逛得膽戰心驚,印象很不好。如今重遊金瓜石已經大不相同,歷史建物整修煥然一新,有遊客中心和博物館,路標清晰,惡犬不再,旅遊商業尚未過度,感覺要比喧鬧擁擠的九份有氣質多了。
金瓜石的房舍相較九份分散,不變的是雜亂依舊。台灣建築和歐洲山城那些漂亮的木筋屋和磚石樓房自是無法相比,還好有青翠山巒擁抱,景色仍是相當宜人。
鎮中有湍急小溪穿越,電線上白頭翁、紅嘴黑鵯吱吱喳喳,風聲、水聲、鳥叫蟲鳴,山中歲月就是和城市不一樣。
核心行政辦公區有郵局、派出所、全家便利商店。從前的客運車站已變成遊客中心,日據時代兩層樓磚造建築現命名為「煉金樓」,據說曾經存放過黃金,二戰後臺金公司接收作為工廠和辦公使用,也曾改為旅館。
四連棟日式建築從日據時期到戰後臺金公司接收一直都作為宿舍使用。
太子賓館是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日本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視察金瓜石所興建的行館,雖然最終太子沒來住,但太子賓館也就這麼叫開了。2020年夏天去時整修中沒開放。
金瓜石的信仰中心也是最大一座廟“勸濟堂”主祀關公,寺廟後進屋頂上立有一座號稱全台最大的關公銅像,遠望相當醒目。在勸濟堂下方有一段陡峭的階梯兩側欄杆被刷上多色油漆就成為打卡熱點“彩虹階梯”,全然的速食與社群時代產物,說不上好與不好。
祈堂老街規模遠不如九份老街,雖觀光漸盛,至今也沒幾家商店,階梯、巷弄交錯間仍保留濃濃的懷舊氛圍。
勸濟堂旁的大停車場可以眺望東北角海景,還有一條從前採礦年代載礦兼載人的斜坡索道。這裡也是漫步報時山棧道和登茶壺山的起點,金瓜石三條難易不一的步道等下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