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器材不合格,在四草拍不到水鳥特寫,但有時也算靠近,稍微格放一下看看還行。
尖尾鴨的雄與雌。雄鳥白色頸線特徵非常明顯。
赤頸鴨鉛灰色嘴巴前端是黑色,雄鳥額頭帶乳黃色。
琵嘴鴨擁有比別的鴨子更大的扁嘴,雄鳥頭部為墨綠色,看起來模樣有些呆。下圖中雖然夾雜有其他野鴨,但看五雙橙紅色的鴨腳,就可以把琵嘴鴨找出來。
高蹺鴴是台灣沿海濕地相當常見的水鳥,一對粉紅色大長腳確實如同踩高蹺一般,相當可愛。
反嘴鴴體型比高蹺鴴大一些,擁有黑白相間的羽色和細長上翹的嘴。
比較一下小白鷺和高蹺鴴的體型,雖然高蹺鴴比小白鷺小隻許多,但一雙腳看似還比小白鷺來的長。
高蹺鴴、反嘴鴴、小白鷺、青足鷸恰巧各一隻同框。
有一隻黃嘴、黑腳掌的白鷺鷥出現在一群黑嘴、黃腳掌的小白鷺間,體型僅稍大於小白鷺,我想我可能拍到一隻中白鷺了(牛背鷺一般體型比小白鷺還袖珍)。
青足鷸也是常見的溼地水鳥,有一雙黃綠到灰綠色的腳。
青足鷸之外還有小青足鷸,體型相對較小,從嘴巴的形狀和顏色可以稍稍區別,小青足鷸相對黑色且尖細筆直,但兩種鳥若不同框出現,確實不大好區分。
拍到一隻小青足鷸跟在青足鷸後面。
赤足鷸雖然數量沒青足鷸多,在四草也是相當容易遇見的鳥種,感覺好像青足鷸被換上一對橙紅色的腳。
赤足鷸和青足鷸一同出沒時,就可以看出來赤足鷸體型要比青足鷸小一號。
這隻鳥距離有點遠,格放不太清楚,大概是正在換繁殖羽的金斑鴴,先存疑。
下面這些我同樣先當牠們是金斑鴴。鷸鴴科外型相似的鳥種相當多,有些必須等越看越多有所比較時,回頭才會恍然大悟。因疫情被困台灣剛重拾賞鳥,不著急。
翠鳥和小鸊鷉是台灣常見的水鳥留鳥。
相對於小白鷺、牛背鷺、夜鷺,黃小鷺算難得一見,雖然牠也是留鳥。
也拍幾張陸鳥。暮色中斑文鳥染上一身金黃,變帥氣了。
正在吃構樹果實的灰喜鵲屬外來逸鳥,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有野外觀察紀錄,這回在安平、四草都遇見,區域性族群數量應該已經不少。
電線上一堆外來種八哥休息,這裡拍的是家八哥,白尾八哥同樣看到成群結隊,牠們已在台灣氾濫成災,不可能根除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