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kan 1.jpg  

開平碉樓是特殊時代產物,出現的時間短、地域小、造型怪,獨棟欣賞稱不上美麗,只有整體看,古鎮、村落、田野仍是好風光。多年前走過赤坎、塘口、百合、蜆岡這幾個地方,再把富士FinePix M603拍攝的老照片翻出來寫寫。

 

赤坎鎮坐落在潭江支流邊,清初已有水渡碼頭,歷史由此展開。清末赤坎成為著名僑鄉,現河岸清一色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大多建於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保存相當完整,曾有多部香港電影在此取景,所以看起來也眼熟。

Chikan 2.jpg

 

Chikan 3.jpg

 

Chikan 4.jpg

 

Chikan 5.jpg

 

Chikan 6.jpg  

 

赤坎主要由兩大姓氏居住,來自河北的司徒氏在河東,來自福建的關氏在河西,涇渭分明,時間久了兩大族間難免明爭暗鬥,連同個鎮裡的墟市都要各設各的。1925年當司徒氏這邊建成一棟洋樓圖書館,關氏為顧面子也立刻規劃興建圖書館,並於1929年完工。兩棟圖書館至今屹立。

Chikan 12.jpg

 

Chikan 13.jpg  

 

離開河岸走到赤坎後街又是別樣風景,凌亂破舊但保有庶民生活氣息。赤坎今年(20173)開始封鎮進行旅遊項目整體開發,前途未卜,真希望整修完成後能歸還原居民居住,別又要變成個半假的影視城。

Chikan 7.jpg

 

Chikan 8.jpg

 

Chikan 9.jpg

 

Chikan 10.jpg

 

Chikan 11.jpg  

 

19世紀中,開平地區開始陸續出現旅美、旅加華工,參與美國、加拿大西部大開發的開礦、採金和鐵路建設,他們大多是賺辛苦錢的契約制血汗勞工。1880年代美國排華運動興起之後有些人返國,也有人留下成為華僑。

 

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動亂,盜匪大增。開平地區靠著返鄉華工的積蓄和大量僑匯,僅在19001930年間便建出可以炫富、也可以防竊盜搶匪的碉樓千餘(據說開平最多曾有大約3000棟碉樓,現存統計還有1800多座。)

 

開平碉樓散落在田野間,有的一村一座,有的一村十來座,只適合自駕或包車玩。下面幾張應該是塘口附近拍的。

Kaiping a1.jpg

 

Kaiping a4.jpg

 

Kaiping a5.jpg

 

Kaiping a6.jpg

 

Kaiping a7.jpg  

 

塘口連祠堂都帶有西洋風,但中國傳統的書法、繪畫、泥塑、貼瓷等工藝也四處可見。

Kaiping a2.jpg

 

Kaiping a3.jpg  

 

前往蜆岡主要找有碉樓之王稱號的「瑞石樓」。從前開平沒什麼正規的建築師,大部分碉樓都是返鄉華工或華僑們憑著自己的印象和喜好,參考西洋明信片、書報圖樣,搞點希臘柱頭、羅馬穹頂、巴洛克、文藝復興裝飾,便指點工匠們造起樓來。

 

瑞石樓為華僑黃璧秀返鄉為父母所建,1923年起建,1925年完工。當時蜆岡附近碉樓最多只有四至六層高,瑞石樓卻建成近30米高的九層樓,一舉成為開平地區最高的碉樓。但即便是碉樓王,現代人參觀大概都會感覺樓梯狹隘、空間緊迫,居住起來不會舒服,何況還九層樓沒電梯。碉樓保存面臨最大的問題也在於沒人想住、人去樓空。

Kaiping b1.jpg

 

Kaiping b2.jpg

 

Kaiping b3.jpg

 

Kaiping b4.jpg

 

Kaiping b5.jpg

 

Kaiping b6.jpg

 

Kaiping b9.jpg  

 

瑞石樓每層樓窗戶造型裝飾各不相同,但為了防盜、防搶全裝上鐵柵,真像牢房。

Kaiping b7.jpg

 

Kaiping b8.jpg  

 

上到樓頂,登高望遠,也看看鄰近其他碉樓夥伴。

Kaiping c1.jpg

 

Kaiping c2.jpg

 

Kaiping c3.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