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大教堂歷史起源於西元673的修道院,現主體修建於11-14世紀間,1109年便取得主教座堂地位。
教堂坐落在小鎮地勢高處,建築長達164米,塔樓高66米,周圍留有開闊綠地。
若從正門進,站在塔樓下方向上望,便能見到上帝手持地球端坐,兩旁為日月星辰,寫著“I am before all things, and by me all things consist.”。我因為過不了“Who created God?”這種疑問的檻,因此宗教信仰對我來說始終是哲學不是神學。往前看,七十餘米長的中殿天花同樣有聖經故事繪畫,亞當夏娃之類的內容並不難辨明,為維多利亞時代作品。
中殿和唱詩班之間為教堂建築十字交錯的部位,外觀看是23米高的八角形套塔,從裡看,自然天光下的幾何造型美不勝收。八角塔為14世紀舊塔坍塌後重建。
建築十字形翼部的木造天花有天使裝飾(15世紀),彩繪玻璃則大多來自維多利亞時代(19世紀)。
唱詩班、管風琴、主祭壇。
後殿兩側禮拜堂15、16世紀的天花造型各異,繁複華麗。
有些教堂會在十字建築之外衍生建造一座聖母堂(Lady Chapel)。伊利大教堂建於14世紀的聖母堂為英格蘭同類建築中最大一座,原本內部有許多聖像和精緻的人物雕刻,可惜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全遭破壞,顯得有點空蕩。遇到一群小學生套上古裝正在校外教學。
聖母堂裡逃過一劫的石雕裝飾Green Man。
教堂還有主教、貴族陵寢和許多文物值得瀏覽,就不多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