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坑村共二十多棟土樓,從明朝陸續興建到20世紀,蓽路藍縷橫跨三、四百年才成就今日風貌。其中大型、顯著的有七座圓樓、七座方樓,登上半山景觀台放眼全覽相當壯觀。
包車司機很積極賺外快,說有親戚在這裡,讓樓長帶我們進村,一個人50元門票(人民幣),三個人給100元就行。走田螺坑線時也一樣,說是幫我們省錢,一人100元門票打折只要90塊錢。結束後跟她要票當紀念發現門票打著兩人200元,根本不是打折,只是買兩人票帶三個人通關。
這類逃票行為當地人如何拆帳,遊客很難搞清楚,也無須知曉。反正在大陸自助旅行常會碰到類似的事,有時堅持守法,害人沒賺頭還會被擺臭臉或笑傻。一個有錢大家搶、上下交相賊的社會,和諧只是表面假像。魯迅說的那個吃人的歷史、吃人的社會,在現代中國本質完全沒變。我自己倒不知是變寬容、變麻木、還是道德感降低,在大陸旅行越來越少會讓這類“小事”影響心情。
從景觀台看土樓群好像很密集,但走進村裡會發現相當開闊,土樓間穿插著田地。
帶路的樓長問我從那裡來,回答台灣。盯著我頓了一下說,你來過對不對?
我確實是來過,但那已經是十一、二年前的事了,老人家記性那麼好?認錯人了吧。
他說他從前管售票口,現在退休了,那時門票只要20塊錢,我在村裡逛很久,他有印象。
這麼一說我似乎也想起他的模樣,或許老人家真的記得。這說明兩件事,一是來河坑的台灣遊客肯定相當少,二是我的樣貌改變不大,竊喜……。其實別說台灣人,相較雲水謠和田螺坑景區,河坑的遊客本就寥寥可數,村子十多年來沒什麼改變,也不商業化,土樓裡沒什麼擺攤的。
河坑的遊客少或許是因為它的土樓看來相對平實,沒有“最大”、“最高”、“最老”這些噱頭,也沒有華麗的祖堂(祭祀廳就直接設在土樓底層)。但我前面說過,作為一種民居形式,土樓最可貴的是生活氣息的保存。這次再看過河坑,依舊喜歡。
少了中央祖堂,走進土樓,鵝卵石鋪就的地坪上的公井特別醒目。
放兩張老照片。上回下雨,這次陰天,天氣都不好。那時有座失火的圓樓,裡面木結構正在整修,可以看出工續,這次去已經全蓋好了。
石橋距離河坑只大約三公里,是座尚未商業開發的村莊。村裡大約20棟土樓,包括據稱建於元代、南靖縣內最老的土樓永安樓;建於1933年,直徑74.1米,縣內最大的圓樓順裕樓;還有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應河邊陡坡的變形五鳳樓長源樓。
目前石橋村只有大圓樓順裕樓進去要參觀費。但聽說村子已有開發計畫,這次去河堤正在整治,一片凌亂,河畔有兩座土樓說是已經包給旅館業者整修經營。相較從前,村子多出一些磚房、水泥房,已經變醜一些,不知商業開發後前景如何!想看石橋村的人最好還是快來。
順裕樓外圍夯土牆高15米,四層樓,每層72開間、64間房。內院兩圈環樓只完成約四分之一。這次沒買票進去,內景都是從前舊照。
再看幾張從前模樣,新房子不多,景色相當自然。只希望石橋村開發後仍能維持像河坑般的純樸風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