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是永定縣最早開發觀光的村落,三十多座土樓錯落在洪川兩側,寺廟、宗祠、古樹、方樓、圓樓、五鳳樓齊備,但把山明水秀的洪坑冠名為“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聽起來還是怪怪的,活像是個人工景區。
寫了幾天土樓,還沒去定義它。其實並不是用土築的房子就叫土樓。福建土樓和牆倒屋不塌的木框架土磚建築不同,夯土牆具有結構承重功能,而且是聚族而居的大型集合住宅,特別注重防禦功能。
土樓在福建南部最多,與廣東、江西交界處也有一些,雖然最密集處的南靖、永定居民大多是客家人,但土樓並非客家人所獨有,閩南人也建造許多土樓。但究竟是誰先起的頭並無定論。
明萬曆年間修撰的《漳州府志》裡提到“漳州土堡舊時尚少,惟巡檢司及人煙輳集去處設有土城。嘉靖四十等年以來,各處盜賊生發,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地方尤多。”有人認為土樓的前身是唐、宋時期當地就有的山寨、城堡建築。明末清初因應時代動亂民間才盛行興建土樓,沿海主要防倭寇侵擾、山區則防盜匪橫行。
洪坑由林氏先祖於宋末元初開基,現存土樓中以建於1912年的振成樓最有名,除了是遊客喜愛的圓樓,又有中西合璧特色。土樓由內外兩環構成,外環高4層,按八卦方位以隔火牆分為8段,每段6間,為一單元,各卦間有拱門相通,關閉時各卦自成天地。內環只有兩層,連接帶西洋建築風格的祖堂,四根石柱高約7米,可以做為戲台使用。祖堂有許多書法楹聯、橫批,包括來自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提褒。
奎聚樓建於清道光14年(1834年),是座前面三層、後面四層的方形土樓。內院祖堂為仿宮殿的樓閣式建築,華麗又與眾不同。不過和從前相比,奎聚樓變得相當雜亂,除了冷氣、天線小耳朵、藍白塑膠布遮雨棚,閣樓裡堆滿雜物幾無立足之地,相當可惜。(下面第四張為舊照。)
從前去記得和一位七、八十歲不會講普通話的老婆婆用閩南語聊過幾句。問人還在不在,說是還在,已經90幾歲了。人是溫情動物,聽著就感覺開心,但其實也不過是個陌生人。大陸古村鎮普遍面臨年輕人口流失的問題,問問城裡人有誰願意住在沒有空調、沒有自來水、沒有抽水馬桶、隔音又差的土樓?或許把洪坑叫成土樓民俗文化村不過是對它未來命運的預言,住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剩空殼也只能當博物館。
福裕樓起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是典型的府第式五鳳樓。遠望以青山為背景,前有小河流淌,建築與環境融合相洽,前後高低有序。土樓夯土牆全以白灰粉刷,後端主樓高達五層,內院中堂則是磚木結構的樓閣,相當華麗。
福裕樓和振成樓、奎聚樓都有過官家,因此土樓建得氣派。三座剛好包括圓樓、方樓、五鳳樓,都被指定為國家級文保單位。本來這次到洪坑以為遊客會很多,結果比想像來得清靜。聽說是因為門票太貴,新設的景區入口離村子還要一公里多,搭接駁車不管需不需要加錢,總是不方便(我是走路進去),因此許多團客被鄰近門票便宜些、停車便利些、又擁有號稱“土樓王”的高頭村搶走(通常還包括回扣因素。)。我喜歡洪坑多過高頭,倒是感謝這種局面。
再挑幾棟洪坑土樓看看。
如升樓建於清光緒年間,圓樓高三層,直徑只有17.4米,16開間。因為小巧玲瓏,像客家人昔日量米的米升,所以取名如升樓。這裡曾被認為是福建最小的圓樓,不過後來在南靖又發現更小的翠林樓,現只能排名第二迷你。
景陽樓在洪坑村中號稱夯土牆最為厚實,它的正面有用來擋煞避邪的獅子啣劍裝飾。
光裕樓位在福裕樓隔壁,同樣也出過大官,建於乾隆年間。
慶成樓名字來自大門兩側的「普天同慶,建國必成。」,一看就知道是民國時期建造的土樓。
村裡的天后宮、林氏宗祠和古樹下的小廟。
「齊心協力,知難而進,創造條件。」、「支持計生光榮,破壞計生可恥。」標語,曬梅乾菜和其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