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顧名思義就是一處新街庄,在艋舺和大稻埕興起前,這裡藉大嵙崁溪(大漢溪)河港之便,曾是清初北台灣最繁華的地帶。後因大嵙崁溪逐年淤積,商貿地位在嘉慶年間才被位於更下游淡水河岸的艋舺取代,如今種種歷史風華只能在老街幾座寺廟回顧一下。
我是從老街外的地藏庵看起。寺廟始建於乾隆22年(1757年),原處於亂葬墳地,用來收容無人祭祀的遺骨,名為「大眾廟」,歷經五度重建,現在正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文武大眾爺退居南殿,寺名也變成「地藏庵」。
地藏庵雖然不具備古蹟身分,但寬大的前埕與公園相鄰,環境挺不錯。廟裡「董大爺廳」的董大爺據說主管賭咒、發誓,有六尊虎爺供其差遣,從前人若遇爭執會來此詛咒發誓表示清白,因為在董大爺廳說謊可是會得到報應!
地藏庵牌樓旁留有從前新莊神社的狛犬和石燈籠,一旁公車候車亭的傳統閩南建築屋頂造型相當優美,附近街道還找到可愛的壁畫。
廟街一帶共有一座國家二級古蹟和三座三級古蹟,皆為寺廟,二級古蹟便是祀奉三山國王的廣福宮。三山國王原是廣東潮州地方的山岳崇拜信仰,正殿供奉有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化身的三位山神,後殿幫祂們配上三個老婆,乍見「王乃夫人」牌匾覺得挺有趣味。
廣福宮始建於清乾隆45年(1780年),光緒8年(1882年)失火焚毀,後於光緒14年(1888年)重建完成,最近一次大修是在日據時期1936年,廟裡的石雕、木雕、彩畫皆古色古香,保存相當完整。這座寺廟的香火比起鄰近的媽祖廟、關帝廟顯得分外冷清,主要因為清代泉漳、閩粵(客)移民械鬥頻繁,當粵籍潮州人不得不遷離新莊後,閩南人參拜三山國王的信徒就少了,正因為缺乏香油錢廣福宮才沒在光復後被翻修成新廟,得以一路原樣保存下來。
新莊文昌祠主祀的文昌帝君最初是配祀在慈祐宮媽祖廟中,嘉慶18年(1813年)才獨立出來於慈祐宮右後方建廟,光緒元年(1875年)為增設義塾空間遷建現址,廟內正廳古匾「世範儀著」由淡水廳艋舺縣丞詹英題於道光4年(1824年)。走進後方偏殿發現文昌祠現在還拜財神與月老,不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嗎?怎麼拜完文昌帝君和魁星還覺得不夠呢?讓我想起現在為防新冠病毒打的加強針,拜拜的人總覺得多拜是不會錯的。
慈祐宮是廟街最古老的寺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有始建於清康熙25年(1686年)和清雍正9年(1731年)兩種說法,廟內最古老的文物是兩方清乾隆時期石碑,瀏覽上方捐修者名單可以一窺新莊當時商貿繁榮的景況。慈祐宮清乾隆之後又歷經多次重修,現所見已是日據時代和光復後修葺模樣,古意雖有折損,但不少建築裝飾仍能欣賞到傳統工藝之美。
武聖廟始建於清乾隆25年(1760年),主祀關聖帝君,咸豐年間泉漳械鬥失火毀去,同治七年(1868年)又重建完成,正殿左右龍柱可見同治乙丑紀年和“賞戴花翎候選知府林奠國敬獻”字樣。武聖廟後殿設有太歲殿,玄天上帝居中端坐,兩旁分列六十太歲,想必很多當地人會來安太歲。
慈祐宮和武聖廟至今依舊香火鼎盛,兩座廟之間便是廟街的核心區,舊稱「五十六坎」,因曾有56間店鋪集中在此。可惜廟街今日除了保存下街道狹窄的尺度空間和寺廟,老屋已經剩沒幾間,其中最醒目的應該是建於日據大正9年(1920)的林泉成古厝,當時流行的巴洛克洋風立面。此外廟街還有幾家古早味小吃和餅鋪夾雜在眾多服飾店和生活用品店之間,算不上是有吸引力的老街。
和廟街垂直交錯的幾條巷道從前都直接連通碼頭,其中曾以糧行米業為主的“米市巷”盡頭有間紅磚樓房,泉彰械鬥後因新莊這邊是泉州人地盤,曾在樓上設置瞭望台警戒對岸板橋的漳州人來犯。日據時期建築改為「潮江寺」,二樓供奉觀音佛祖,一樓供奉土地公,建築現已經修復,但去時並未開門。
在廣福宮外另有棟福德祠,規模雖不大但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時期。這座小廟的朝向有別於廟街幾座寺廟坐北朝南,而是正面迎向大漢溪流水以利聚財,我若要求財會來拜這裡,有風水加持應該要比文昌祠的財神殿有效,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