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灣因江澤民祖籍闖出名號,曾幾何時已被評為“五A級”風景名勝區!不過中國這項評比從沒被我拿來當旅遊參考,感覺除了人工建設多些、公廁乾淨些外,不知這一、二、三、四、五A的依據為何?
江灣於唐初已建村,原名雲灣,有多姓人家聚居。唐末蕭姓祖先蕭禎避難隱居歙縣,改姓江,成為“蕭江”一世祖。北宋神宗年間(1079年)蕭江八世祖江敵遷居雲灣,人丁日益興旺,逐漸取代其他姓氏成為大族,雲灣才被改名為江灣。
從剪票口一進江灣,曲橋、涼亭、蓮塘、戲台、牌坊、蕭江宗祠全是唬人的假古蹟,但想必為景區的五A評比添加不少分數。想尋幽訪古還得往後巷裡走,才能回到明、清時期的江灣。
眾多開放的老宅裡,比較有趣的是一棟名為“江灣人家”的乾隆年間大宅,建築格局相當完整,裡面展示日常家具和生活用具。如下幾張:
躲過一陣急雨,雨後石板地面晶晶亮,連假古蹟都變得好看。
水窪裡徽派建築的倒影。
“公社食堂”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是江灣村公共食堂,屬於大陸人的紅色記憶。現名符其實開成一家餐廳。
窗台上曬著鞋的江灣“百年郵局”。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最初名稱為“江灣民信櫃”,宣統三年(1911年)改為“郵信代辦所”。
村後的“鄉賢園”和村口的蓮花池、蕭江宗祠都是近年打造的觀光設施,我向來嫌棄假古蹟,只因還有太多真實的老房子急需保護。雖然江灣新舊各半,不過我這次到江灣的印象要比上回好,至少管理比較到位,環境整理得相當乾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