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除了大英和羅浮,許多博物館也擁有數量龐大的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羅馬文物,真令人訝異考古能有這麼多東西好挖。不少現代人有低估古人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傾向,老喜歡扯外星人。其實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能力還真比不上幾千年前的無名工匠,所以羅浮宮的法文解說牌看不懂也沒關係,逛博物館可以單純是美的欣賞。
以下依序圖說:
書記坐像,西元前2620~2350年。古埃及的寫實主義。
書記夫婦立像,約西元前2620~2350年。
祭品侍女木雕,約西元前1950年。
青年頭像,西元前26~28世紀。
女性頭像,西元前16~13世紀。
彩繪墓碑,西元前10~9世紀。
黃金神像(Osiris, Isis & Horus),西元前889~866年。
羅馬時期的埃及棺木肖像畫,約西元二世紀。
鼎鼎大名的巴比倫王朝漢摩拉比法典,西元前18世紀。戴圓帽站立者為漢摩拉比王,手持權杖端坐者為太陽神,同時也是正義之神。下方刻滿法典內容的楔形文字。
巴比倫王朝壁畫,約西元前2000年。描繪以牛隻奉祀神祇的場景。
亞述帝國人面獸身像(有羽翼的牛身)及抱獅的守護神,西元前8世紀。
海運浮雕,約西元前8世紀。描述以船隻運輸皇宮建材場景。
波斯帝國城牆彩磚(持長槍的弓箭手),西元前6~5世紀。這樣色彩斑斕的施釉,中國還得等到隋唐三彩才出現,晚了近千年。
阿波羅鎏金銅像,西元2世紀古羅馬作品。
幾個也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圓盤,或帶有古文明間文化交流的色彩,還沒查清楚,但喜歡上面圖樣,先放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