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約40萬件藏品,也不知什麼時候、那個天才居然能選出鎮館三寶,群眾跟著人云亦云,久了變得像真理,沒人去探討這說法怎麼產生,有何客觀性。我進羅浮宮四次,每回都待上一整天,還是沒辦法仔細看過每個展示廳。到處是寶貝,那來三寶呢。
十多年前第一次到羅浮宮,聽到有台灣導遊正在催促隊員快走:「我先帶大家看羅浮三寶,然後會有兩小時自由參觀時間,你們再慢慢看。」。這是我第一次聽聞羅浮有“三寶”,本以為是台灣旅行業者自己編出來的導遊詞,後來才發現老外也有“Louvre Big Three”,東西方一般傻。但話說回來,東北有人參、貂皮、烏拉草三寶、佛家有佛、法、僧三寶;道德經裡老子也有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原來群眾本就喜歡選三寶,像職場三寶、立院三寶、馬路三寶、韓劇三寶、夜市三寶、男人三寶等順口溜不勝枚舉,只是揶揄、貶意成分越來越高,搞得“三寶”名稱越來越不光彩。
扯到三寶只因為今天想貼羅浮宮雕像圖片,而羅浮三寶裡古希臘雕像就占去兩個名額,我沒想點名,看看照片吧。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ti, 1475-1564):垂死的奴隸和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神情、姿態有些曖昧,這樣描寫死亡感覺有點詭異。
卡諾瓦(Antonio Canova , 1757-1822):邱比特吻醒普賽克。
米洛的維納斯(西元前二世紀):
勝利女神(西元前190年):
戰士像(西元前100年):
被銬的森林之神Marsyas,古羅馬仿希臘作品。
年老的半人馬(Centaur)和背上搗蛋的邱比特。17世紀發現的古羅馬作品。
狩獵女神和月亮女神阿提密斯(Artemis),羅馬名為黛安娜(Diana),古羅馬仿希臘作品。
另一尊阿提密斯:
沉睡的赫瑪佛洛狄忒(Hermaphrodite),17世紀發現的古羅馬作品,下方床墊由當時雕刻家貝尼尼(Bernini)添加。赫瑪佛洛狄忒的故事很怪異,水仙女神看上俊美的赫瑪佛洛狄忒,求愛不成,愤而要求宙斯將他們兩合為一體,從此赫瑪佛洛狄忒成為雌雄同體的兩性人。
繫鞋帶的赫爾密斯(Hermes),古羅馬仿希臘作品。
戰神與維納斯(Mars & Venus),17世紀發現的古羅馬作品。
台伯河神(The Tiber),西元2世紀古羅馬作品。
希臘眾神雕像從古希臘、羅馬一直到近代的模擬、仿作不斷,常可以見到相同姿態的分身,擺在一起明明白白就是雙胞胎,以下是愛與美女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以及太陽神阿波羅(Apollo)。
邱比特(18世紀作品):
太多了,以下懶得再查證年代。
我這次在羅浮宮展廳裡看到一對大陸夫婦在名畫前抱著一個哭鬧的小孩換尿布,旁邊的祖母接下換下的髒尿布後,廢物利用,立刻清清喉嚨大聲往裡面吐痰,教人看傻眼。其實各國都有沒水準的遊客,只是程度與比例的差異。別看日本遊客彬彬有禮,下面這張羅浮宮裡學著雕像擺姿勢搞怪的可就是位日本仁兄。我也碰過大聲喧嘩惹人白眼的台灣客,大家出國時,真要多提醒自己注意一下國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