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勒湖長22公里、寬11公里,面積不大,卻是緬甸的第二大天然湖。主要居民茵莎族人散居在沿岸和湖中浮島上的村落中,大部分的高腳屋架在水面上,家家戶戶都擁有船隻代步。茵莎族人是虔誠的佛教徒,在茵勒湖四周上百座寺院與數不清的佛塔大部分也佇立在水中。
茵勒湖的湖水清淺,水草豐美,因此船隻是吃水較淺的狹長扁舟,用以避免被水草絆住或擱淺在淤泥中。當地人還發展出獨特的划船方式,他們習慣站著以腳搖槳,這種姿勢便於觀察前方水道的狀況,同時也可以空出另一隻手來操作魚叉及當地特有的一種魚罩捕魚。如此划船需要很好的平衡技巧才辦得到,但是對當地人來說卻是稀鬆平常,連小朋友都辦得到。
除了捕魚外,茵勒湖的農業活動也非常興盛,不過這裡的花卉、蔬果不用生長在陸地上,而是利用一種奇特的「浮田」來種植。建造這種水上農場的方法,是將生長在淺水處的蘆葦用長刀鏟起根部倒置,上面再鋪上湖內的淤泥和水草,並以竹竿作為支架固定。從播種到採收,照顧這些浮田都在扁舟上操作,有時甚至還能看到村民駕船拖著整片浮田打算遷移到別的地點呢!
茵勒湖沿岸和浮島上共有17個主要村落,不同村落各分別擁有紡織、陶器、冶鐵、麵食、捲煙、製紙、造船等不同專長的工業。乘船優遊於村落之間多麼自在、有趣,且處處驚喜、充滿知識性。此處還有溫泉,我去時只是原始簡陋的浴室,聽說有開發計畫,不知現在怎樣了?希望不要太誇張。
除了茵莎族外,湖邊山上還有許多不同的部族居住,如果遇到市集,可以看各部族聚集到茵勒湖進行買賣,有些市集在湖岸上交易,有些則是舟楫成群的水上市場。茵勒湖這樣的地方,去過的人很難不喜歡上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