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uradhapura 1a     

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建城超過2400年歷史。從西元前4世紀,潘度卡婆耶(Pandukabhaya)國王將這裡定為首都開始,持續一千多年,阿努拉德普勒始終都是斯里蘭卡最為繁盛的都市,直到11世紀遭入侵的南印度人摧毀才隕落。

阿努拉德普勒除了幾口人工蓄水湖,大部分建築遺址都與佛教信仰相關,所以還是接續前篇,從皈依佛教的國王天愛帝須將摩哂陀迎入阿努拉德普勒開始傳教說起。

摩哂陀進城後,天愛帝須王先將皇家花園捐贈出來,建造大寺(Mahavihara)作為弘法中心。在國王鼎力支持下,摩哂陀的信眾很快遍及全國,比丘僧團組織完善後,也開始有女性想要出家,於是摩哂陀的父親阿育王又派遣女兒僧伽密多(Samghamitta)前來建立比丘尼僧團。僧伽密多隨身帶來一株由佛陀悟道處的菩提樹壓枝所萌發的新苗,栽種在大寺中,長成的聖菩提樹成為佛陀的象徵,至今仍接受民眾的虔誠膜拜。其他一代代依靠播種或壓條新長成的菩提樹現在不但布滿庭院,也傳播到斯里蘭卡各所寺廟角落。

Anuradhapura 8a

Anuradhapura 8b

Anuradhapura 9

Anuradhapura 9a   

除了聖菩提樹,阿努拉德普勒幾座大佛塔也是信徒朝聖的重點。其中,建於西元前三世紀的多寶羅摩塔(Thuparama Dagoba)雖然僅高19米,卻是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由天愛帝須王捐建用來供奉佛陀的右鎖骨舍利。佛塔周圍原本散置著176根石柱,現在僅剩41根挺立,這些石柱的功用仍未被確定。較普遍的說法認為石柱是用來支撐環繞佛塔廻廊的天花,也有說是用來支撐覆蓋整座佛塔的錐形木架屋頂;但也有人認為石柱只是作為擺放供品使用。

Anuradhapura 4a

Anuradhapura 4b

Anuradhapura 4c   

大寺塔(Ruvanvelisaya Dagoba)由國王度陀伽摩尼(Dutugemunu)起建於西元前2世紀,現在被刷得雪白的佛塔高55米,陽光下非常刺眼,環繞佛塔的外牆上還雕塑著上百頭大象守護。塔旁一個不起眼方亭內,有尊斑駁的石像雙手合十的靜靜面向佛塔,在高大佛塔對照下顯得異常渺小,據說這是國王的雕像。它的模樣讓我聯想起一些佛教石窟雕刻的供養人形像。

Anuradhapura 2b

Anuradhapura 2d

Anuradhapura 2e   

Anuradhapura 2c  

祗陀林佛塔(Jetavanarama Dagoba)興建於西元3世紀,原本超過100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現在殘高還有70米。佛塔旁有廣大的僧舍遺跡,估計當時有三千比丘在此修行、學習。

Anuradhapura 1d   

Anuradhapura 1c  

剩下的幾座佛塔雖然也各有重要性,但不多說明了,看看照片就好,依序是高75米、正在整修的Abhayagiri DagobaLankarama DagobaMirisavatiya DagobaIsurumuniya Vihara裡的小白塔。 

Anuradhapura 3a

Anuradhapura 7   

Anuradhapura 5

Anuradhapura 6  

阿努拉德普勒舊城被三口人工大湖圍繞,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開鑿於西元前4世紀,幾乎和城市歷史一樣悠久。在湖岸邊看夕陽有習習涼風,我想在這樣乾濕分明的熱帶國度,人工湖除了蓄水、防澇,應該也有調節微氣候的功能吧!寺廟廢墟裡也有一些看起來像游泳池的人工水池。它們同樣是用來蓄水,有些也供僧侶沐浴、淨身使用,可能具備宗教儀式功能。

Anuradhapura 10

Anuradhapura 11

Anuradhapura 12a

Anuradhapura 12b

Anuradhapura 12c

Anuradhapura 13

Anuradhapura 14a

Anuradhapura 15

Anuradhapura 16

Anuradhapura 18

Anuradhapura 18a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