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一座甚麼樣的山呀?泰山是橫跨齊、魯,一座延綿不絕青翠的山呵!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寫完這首「望嶽」之後,歷代的文人絞盡腦汁再添上千百首詠泰山的詩,也沒有一首能夠超越。
自古以來,泰山就受到華夏民族的崇敬。前來封禪、祭祀的帝王和攬勝的騷人墨客、達官顯要,為泰山留下數量可觀的題景詩文與刻石。所以如今的泰山究竟是一座甚麼樣的山呢?它除了是一座帝王封禪的山、宗教信仰的山,同時也是一座文學的山、書法的山。
泰山刻石包括崖刻與碑刻。根據統計,流存至今的泰山摩崖石刻有1018處,碑碣也有近千方。從秦、漢直到清朝、民國,兩千多年間刻石不曾間斷,讓泰山化身為大自然的書頁,書法愛好者的寶庫。泰山崖刻中最精采的兩處分別是大觀峰和經石峪。
大觀峰位於岱頂。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13年(西元725年)前往泰山封禪時,文情並茂的寫下「紀泰山銘」說明自己封禪的緣由與過程。隔年,大觀峰崖壁上的「紀泰山銘」刻製完成,巨大的刻石高13.2公尺,寬5.3公尺,刻文24行,現存1008字。其中,刻石下方因拓碑頻繁而剝落毀損,有100多字由後人補書。刻石內文以唐隸書寫,書法端莊渾厚,擁有皇家氣度,成為唐隸代表作之一。1982年逐字貼金後,石碑更顯氣勢。
大觀峰崖壁除了「紀泰山銘」,還遍布後代題刻,洋洋灑灑,風格各異,有些大字甚至壓過前代的題刻,整面山崖令人目眩。大觀峰一旁的德星岩原本也有宋真宗的御制功德碑,不幸被明朝人書寫的德星岩三大字覆蓋毀去,只殘存上方的篆額。因此德星岩相較大觀峰難免受到冷落。
經石峪位於泰山山腰,山澗中的巨大石坪上刻著「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字體雄渾古拙,介於楷書、隸書之間,兼備篆書、行書意態,原本約有2500字,受到山洪沖刷及人為破壞,現僅存1000餘字。刻石每字的字徑50到60公分,全篇氣勢磅礡,被尊稱為「大字鼻祖」。由於沒有落款,不知何人所書,歷代考證莫衷一是,現今則大多認同應出自約1400年前的北齊期間。
經石峪刻石並未刻完「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全文,加上發現三十多個尚未深刻的雙鈎文字,顯示工程半途而廢。學者認為這應該和北周武帝建德三年(西元574年)的滅佛事件有關,當時「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北周在建德六年(西元577年)消滅北齊後,滅佛運動仍在持續,經石峪的刻經工程就不得不終止了。
經石峪因為位在登山口和中天門間,且要走上一小段叉路才能到達,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登泰山的人遠不到十分之一會參觀經石峪,這真是件可惜的事。即使沒有泰山,經石峪其實都值得單為它走一趟。我兩度上泰山雖然都是搭巴士到中天門後才開始爬山,但下山倒是都一路走下去,目的就是為了拜訪經石峪。
最後介紹一下歷代登泰山封禪的帝王。
華夏民族對泰山的崇敬始於原始的自然崇拜,隨文明的發展逐漸演變成帝王的封禪祭祀儀式。「史記」中記載在秦之前就有七十二帝封禪之說,不過這些遠古帝王的事蹟大都帶著傳說性質。秦滅六國後,為宣揚功績,秦始皇親率群臣千里跋涉來到泰山祭祀,並進行冊封,秦始皇成為正史中第一位在泰山進行封禪的帝王,泰山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第一山。
秦始皇之後,漢武帝也曾八度封禪泰山。之後漢朝的光武帝、唐朝的唐高宗(還帶上皇后武則天)、唐玄宗,到宋朝的宋真宗都曾到泰山封禪。「封」是在泰山極頂聚土築圓壇祭天,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禪」是在山下小山丘積土築方壇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澤之情。宋真宗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封禪的帝王,明、清之後封禪已成絕響,但帝王遣官致祭泰山神的活動卻更為頻繁,民間信仰也隨之興盛。
清朝乾隆是歷代帝王中登泰山次數最多的一位。他在位60年間,曾十次巡遊泰山,六次登上岱頂,就泰山創作的詩文過百篇,並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和碑碣,其中以雕刻於絕壁上的「萬丈碑」是泰山最大的一塊摩崖石刻。碑長25公尺,寬13公尺,字徑達1公尺,內容是乾隆的「詠朝陽洞」五言古詩。「迴巒抱深凹,曦光每獨受。所以朝陽名,名山率常有。是處闢雲關,坦區得數畝。結構寄幽偏,瀟灑開窗牖。歷險欣就夷,稍憩復進走。即景悟爲學,無窮戒株守。」內容既寫景也勉勵人努力學習。
我最近照片越貼越多,就再多放上一些石刻欣賞一下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