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原為漁村聚落,大概就是從前的五鯤鯓,現在還留有一些傳統閩式建築,但幾乎每棟都已人去樓空任憑頹圮,空氣中帶著舊時光淡淡的哀傷。我是搭巴士到茄萣時經過,看見老街牌誌和萬皇宮覺得好奇,才在回程時順道看看。
萬皇宮是喜樹最大的宮廟,奉祀葉、朱、李三府千歲,據說歷史始於清乾隆4年(1739年)漂流而來的王船和神像,嘉慶年間於今址建廟,現所見是民國68年後重建的新廟。每次在小地方逛大廟總會感嘆人們好捨得捐錢奉獻給信仰!
從喜樹老街的紅色標誌往裡走,聚落中留有一段昔日曾經熱鬧的採買街,當地人用閩南語直接稱之為“店仔”,現在還能見到老餅鋪、碾米店、理容院等用五根手指頭就能數得出來的孤零零商家,已經消失的柑仔店則改以彩繪示意。看說明,採買街是民國72年在萬皇宮廟埕旁新建菜市場後才沒落。
明顯能看出喜樹曾推展過社區改造,巷弄間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彩繪塗鴉裝飾。
最有趣的一幅彩繪取名「有沒有人在偷看我」,只因為切題,就畫在老屋在巷邊加蓋的簡陋浴室上。
除了彩繪還有一些裝置藝術貓分散各處,偶而也會和真實的貓咪四目相對。
按圖引一一走過蔡氏宗祠、辛家古厝和古井、鄭家古厝、莫家古厝、喜樹大井。其中蔡氏宗祠建於清道光年間,是喜樹現存最古老的建築,門額上的“濟陽”為蔡氏一族堂號。
更多沒有標示的老屋就在流淌時光中靜默等待消失的一天。
傳統漁村聚落民家並沒有太過豪華的裝飾,還留著的、最搶眼的大概就是屋脊上的彩繪磁磚。
午後穿梭在安靜曲折巷弄間探尋殘磚碎瓦,除了怕不小心撞見惡犬,感覺倒是自在,因為有很多導覽路標,不必擔心誤闖變成擾人清閒的外來客。
像喜樹這樣的小地方真不好說值不值得來,喜歡的人自然喜歡,不喜歡的人看就是幾棟沒有價值的破房子。若是有到台南黃金海岸再決定要不要順便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