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舊稱吧哩嘓,為平埔族竹塹社人領域,清雍正、乾隆時期漢人陸續前來開墾,主要是廣東客家移民。嘉慶之後新埔逐漸成為竹北山區與沿海兩地間的貿易集散地,至咸豐年間幾大商號日益成形,街市又更加繁華。
新埔至今仍保有濃厚客家傳統,來新埔的遊客總要嚐點客家美食,和台北比起來真的便宜又大碗。文化觀光方面主推“三街六巷九宗祠”,三街指的是中正、和平、成功三條路,都還在,只是老街樣貌已經不老。至於六巷和九宗祠是像順口溜一樣湊數用的,不必認真。古鎮實際宗祠、家廟只有張、劉、朱、陳、林、范姓六處,但如此已是全台傳統宗祠密度最高的街區。若要湊到九宗祠就得計入鎮裡潘屋和鎮外劉宅與吳濁流故居這三處公廳。公廳是合院建築裡供奉祖先的公共廳堂,和宗祠、家廟還是不大一樣,但有些合院歷經多次分家以後成為公產,不再住人只做為祭祀使用,公廳和宗祠、家廟的界線便又模糊了。
尋找殘存老街身影時,經過兩棟日據時代建築,分別是新埔國小校長宿舍,現為「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使用,以及新埔鎮前鎮長潘錦河先生的洋樓故居,開了一家客家餐館。
和平街上的潘屋建於清咸豐11年(1861年),三合院單進三開間,左右各兩道護龍,據說所處位置為“螃蟹穴”,所以建築外型如蟹,且屋脊不施做燕尾,以避免相剋。屋前“洗衫窟”從前有氣泡隨泉水冒出,正如蟹嘴吐沫一般,但現在看似已不再湧泉,沒見氣泡,只靜靜長滿藻類。
接著逛逛鎮裡的宗祠、家廟。雖然新埔計畫串聯“九宗祠”形成沒無圍牆博物館,但事實宗祠這類祭拜祖先的場所既是私產,有些民眾也忌諱參觀,所以這次去(2020年)鎮裡的潘屋加上六座宗祠只得一處開放,其餘都只在門外看看。
張氏家廟創建於清同治7年(1868年),原為兩層樓、雙堂格局,光緒21年(1895年)抗日時遭焚毀,日據明治41年(1907年)重建為今日所見一堂二橫屋(護龍)模樣。
劉家祠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單進三橫屋,橫屋屋脊上馬背與燕脊並存,形式比較少見。
朱氏家廟始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去時正廳上搭了棚防漏水,屋脊上還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泥塑和剪黏作品。
陳氏宗祠始建於清同治7年(1868年),和張氏家廟一樣在光緒21年(1895年)遭日軍焚毀,現所見為日據明治33年(1900年)重建完成,二堂二橫屋,裝飾相當華麗,還擁有新埔其他祠堂所沒有的磚雕作品。
林氏家廟完工於日據大正6年(1917年),一堂二橫屋,是新埔鎮幾座傳統宗祠中最年輕的一座,正廳特別高聳,內有兩層。
唯一開放的范氏家廟始建於清咸豐8年(1858年),為一條龍型式,奉祀范仲淹以降列祖列宗。管理人員考我正廳承載匾額的兩方「九疊篆」門印寫的是什麼?我正確回答“福”、“祿”二字。從前天津工作時迷過一陣子壽山石印章,篆字沒白認。問她其他宗祠沒開是否和疫情有關?回答並不是,整理中,明年或許會多開放兩處吧!
雖然新埔祠堂、家廟近年陸續修復,但修復工法相對先前在台中參觀的霧峰林家顯得粗糙太多,有點可惜。一些水車堵的彩繪和陶塑、泥塑都不堪細看。
新埔鎮裡也有好幾座廟,但幾乎都是新修,看到廣和宮的七仙女壁畫一陣驚嚇,這種審美可別說是文創。
文昌祠、義勇廟、萬善祠和若瑟天主堂鐘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