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三峽老街就想寫大溪,因為地理位置相近,歷史也有共通之處。
漢人大約是在清乾隆年間從台北盆地溯大漢溪(大姑陷溪)、過三峽(三角湧)來到大溪(大姑陷)墾拓。嘉慶年間板橋林家根落台灣的第一代林平侯在大陸當了幾年官後(台灣發財後回大陸捐官),決定告老返台定居,時值北部彰泉械鬥動亂,便舉家遷往桃園大溪,在這裡興建起帶防禦城牆的大宅堡壘“通議第”(位置約為大溪國小與運動公園一帶,已無存。),出資改善當地灌溉系統,同時做起河運生意,將區域生產的茶、米、樟腦、木材等物資經大漢溪、淡水河運往台北艋舺、大稻埕交易。大溪自此蓬勃發展,在19世紀末清光緒後期經濟達到鼎盛,擁有三、四百商家。
今日的大漢溪因上游石門水庫興建,溪床岩石盡露,已看不出可以行船的模樣。我從昔日大溪鎮居民對外重要通道的大溪橋另一端走過來,最初清代的木板橋在日據時期已改建成鋼索吊橋,但台灣橋樑易遭颱風毀損,今日所見是民國90年(2001年)又仿古重建的現代橋樑,找來老照片比對,吊橋兩端的巴洛克風格拱門其實從前並不存在。
從河畔看,大溪古鎮位在崖上,吊橋邊上有階梯聯通,現代還設有電梯,很人性。到了上頭便是充滿綠意的「大溪中正公園」,日據時期這裡曾建有神社和相撲場,神道兩旁的石燈籠至今存在。
與公園相鄰的蔣公紀念堂,前身是日據大正十年(1921年)為迎接裕仁皇太子來台所興建的大溪公會堂,昭和七年(1932年)改建成今貌,台灣光復後才變成蔣公官邸,現庭園中難得還能看到蔣中正的巨大銅像。從這裡眺望大溪橋和溪畔田園的視野相當美好,威權時代強人顯然挺懂得享受生活,看他在台灣的幾處行館風景就知道。
中正公園附近幾棟日本房子已經都修復,現作為展覽使用,免費參觀,包括從前大溪國小的校長宿舍、武德殿、四連棟宿舍等,頗具文藝氣息。
大溪比較具規模的傳統中國寺廟、宗祠有普濟堂、鎮福宮、黃氏家廟、江氏家廟,剛好集中在同一區塊,古意濃重。
普濟堂、鎮福宮後巷中藏著已故歌手鳳飛飛故居,小屋斜前方的古井應該滋養過這位台灣本土歌后。流水年華,轉眼過世好多年,現在年輕人怕已大多不認得她了。
和三峽一樣,大溪地區因抗拒清光緒21年(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曾與日軍發生慘烈的分水崙戰役,進入日據時期實施市區改正(都市計畫)之後,才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老街風貌。
大溪老街的傳統街屋雖然連續性不如三峽完整,但規模卻更大,主要分散在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路上,建築的巴洛克裝飾也更加大氣、奔放,除了歐式立柱、流線的貝殼花草紋飾搭配中式商號、堂號及傳統祥禽瑞獸之外,還有剪黏、交趾燒、彩繪磁磚湊熱鬧,極盡虛飾浮誇。
三條老街目前保存最好也最熱鬧的是和平路,只是商家林立,招牌與人、車太多,不大好拍照。
中山路(新南老街)的老屋數量雖然不如和平路,但優於中央路,且這裡商業沒那麼發達,顯得沉靜些,也就更容易欣賞山牆上的裝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