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澎湖回本島選擇搭船到嘉義布袋,只因為沒去過,想看看布袋漁港和蚵田是什麼模樣。
馬公港就位在市區熱鬧的中正路盡頭,很方便。布袋港則不然,從商港客輪碼頭到漁港布新橋還有兩公里路,可別指望鄉下地方會有頻繁的公車。下午4點離開馬公港,約5點40分抵達布袋港,看光線正好,又是退潮時間,決定拿出相機、拉著行李邊走邊拍,步行進鎮。否則找車先到旅館check in,再出門來海邊,肯定不夠時間,今天便泡湯了。
退潮時布袋商港邊的龍宮溪潮間帶蚵田景觀無比壯觀,遼闊的平掛式蚵棚一串又一串的牡蠣全都有微笑曲線。
公路旁有些地景藝術點綴,大型竹編作品沒注意到創作者是誰,但直觀要比不遠處的高跟鞋教堂藝術多了。
堤防上有螃蟹、彈塗魚等可愛雕塑點綴,堤防後方便是高跟鞋教堂所在的公園,但不知道是什麼落後思維?整座公園關在白色鐵柵圍牆裡,光找入口就又走老遠,還碰到其他不得其門而入的遊客問我怎麼進公園?有點可笑。
高跟鞋教堂莫名所以的設計與存在就不予置評了,與文化、藝術、風土民情大概都扯不上邊。我甚至沒想接近它,遠遠拍張照就走。社群媒體興起後的打卡強迫症我會持續抗拒。
接著經過武聖宮,夕照無疑起了相當的美化效果。
抵達布新橋,這裡才是漁港,看餘暉下採蚵返家的蚵農一船豐收,晚餐一定要去漁市餐廳吃點鮮蚵。
旅館check in完出來太陽已經下山,看漁港的色溫便知曉。這時到海口雖然已經拍不到落日,但餘暉猶存,所以仍沿著漁港堤防木棧道散步到盡頭。海上有許多浮棚式蚵田,和潮間帶養殖方式又不一樣,海風徐徐,晚霞真的很美。
返程漁港已亮燈。本來隔天早上還想到沙灘看螃蟹,沒想到下起大雨,只好直接搭公車到嘉義。台灣的氣象預報可靠性實在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