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富林遺址”是一處擁有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文化的考古遺址,延續到信史之後多個朝代也各有文物發現。至於“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則是涵蓋考古區域的現代仿古公園,看到的古建築和文物大部分是假的。如果衝著“文化”和“遺址”來,絕對是踩到一個大地雷,若衝著“公園”來,那就看你覺得花50塊人民幣門票逛公園值不值得了。
微博文宣打得很兇的“水下博物館”,本來以為是為了保護考古挖掘現場所興建,當時遺址可能位在含水層之下,結果大錯特錯,擺了蠟像的考古遺址重現看來是假的,然後歷史長廊在新石器時期結束後很快穿越到清朝的市井生活展示,逛完欲哭無淚,感覺像被詐騙集團得手一樣!其實若文宣廣告能讓參觀者清楚這裡面就是一個從史前至今的松江歷史文化主題館,再搭配一些真實文物展示,或許就不會這麼讓人失望。
真正的文化遺址覆蓋在土地下,上頭有稻田、荷田、菱角田和一些菜圃,還養了兩頭牛、一些鴨,營造田園風光。
幾座寺廟都是仿古並非真的古蹟,乏善可陳,真沒啥好介紹。其他展館的陶器、木雕、樂器等等,同樣以複製品居多,但所有解說牌都不會告訴參觀者真假!
大陸的古蹟修復和仿古建築一直有粗製濫造的毛病,靠近看很嚇人。舉例像廣富林“集賢園”裡的徽派建築有許多用料是從民間收集而來,但重建過程並不用心,從門縫看還沒開放的屋裡梁柱礎石都像是老東西,但外頭的徽派建築門罩磚雕工藝就很搞笑,都不知道是怎麼通過工程驗收。
公園一些兀立的石門框看起來也是民間收羅來的舊物。
廣富林遺址公園裡的明代“陳子龍墓”文革時曾遭嚴重破壞,墓與亭都是近代重修、重建,但至少是原址。
水多、橋多。有些石橋也是它處移來的古橋或用上一些舊料,搞得真真假假,如果心態只是逛公園,那麼看看水景還可以。只是憑什麼逛公園要收50塊錢人民幣門票啊?“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看起來商業開發意圖遠高於文化教育,除了一些商店,似乎也造了別墅和旅館,未來若不將公園和展館門票拆分,估計新鮮過後人流難以為繼,接著就只能想辦法給回扣招攬團客,可能會越搞越粗俗。結論:這裡是我自湖北恩施土司城之後,又踩到的一個旅遊大地雷!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