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近郊的四門塔建於隋朝大業七年(西元611年),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亭閣式石塔,據考古發現塔心石函中的佛舍利,推測應是為供奉篤信佛教的隋文帝在全國多地散發的佛舍利而建。
四門塔外觀樸實大方,高約15米,四邊各長7.4米,塔室的塔心柱四面各安一佛,分別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西方安樂世界無量壽佛、北方蓮華莊嚴世界微妙聲佛。佛像紀年為東魏武定二年(西元544年),還早於四門塔建築,應該是建塔後從其他寺廟移來。四門塔旁有株樹齡達2000年的側柏,因主幹上分九枝被稱為“九顶松”。古塔古柏相互輝映,有了這些實物便不覺得遙遠的歷史太虛渺。
1997年3月四門塔的阿閦佛佛首遭盜,輾轉流落文物市場,後有法鼓山信徒從古董商手中高價收購,捐贈給台灣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聖嚴法師秉持無私無我精神於2002年將佛首再捐贈重返四門塔,同年12月復原於佛身上。參觀可以注意一下佛像脖子當初受破壞的清晰裂痕。
四門塔原為始建於東晉前秦時期(西元四世紀下半葉)神通寺的一部分。神通寺於清代失火後雖未再重建,但除了四門塔外,還留有歷朝歷代許多石塔、墓塔、石碑,型式多樣。
眾塔中最為華麗的要屬“龍虎塔”,佛共弟子迦葉、阿難與眾菩薩、天王、飛天、神獸一同在小小的塔身上展現盛唐華麗的雕刻風格。
眾塔之外神通寺側白虎山腰還有長60餘米的千佛崖摩崖石窟可欣賞,現存大小佛像兩百餘尊,最大一尊僅高2.8米,主要為唐代善男信女為祈福捐造,年代較集中,造型相對單一,好在保存完整,2012年看時感覺蠻酷。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