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夫特(Delft)是荷蘭著名畫家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年)生活過的小鎮,想像應該充滿氣質,結果從車站走到小鎮口河道旁第一眼注意到的卻是一雙橫出窗外的腿,恍若凶殺案現場。歐洲人也實在太愛曬太陽了。
台夫特早在1246年便被賦予城市權,屬於荷蘭歷史相對悠久的城鎮之一。1536年曾發生大火,燒毀大量房舍,舊城現在所見的許多的建築和角落都定格於17世紀。
台夫特從古至今最熱鬧的地方都是市政廳周邊。現存市政廳重建於17世紀,外觀為文藝復興風格。市政廳前方有大廣場是市集所在地,找個受歡迎的攤位買非洲食物當午餐,竟意外可口。
廣場上有格勞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年)的雕像,這位台夫特人對後世法學有重要貢獻,雕像因此一手持書,一手拿著鵝毛筆,一副學者模樣。和市政廳隔著市集廣場相對的鐘樓高塔屬於新教堂(Nieuwekerk)。
市政廳附近有棟肉類市場,建物上可見到牛、羊裝飾,重建於1650年。
新教堂始建於14世紀,有許多荷蘭的皇室貴族埋葬於此,其中最顯赫的陵寢屬於威廉一世奧蘭治親王(William I, Prince of Orange, 1533~ 1584年),他是帶領荷蘭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主要領導者,被視為荷蘭國父。現所見的巴洛克風格陵寢完成於1622年。
新教堂的鐘樓完成於1496年,高108.75公尺。遊客可登上高85公尺的平台俯瞰市集廣場和運河街道。
從新教堂鐘樓上看到舊教堂(Oudekerk)的鐘樓正在維修。舊教堂始建於13世紀初,是台夫特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它的鐘樓建於14世紀中,高75公尺,數百年來塔身已比原垂直面傾斜2公尺,成為又一座著名斜塔,搶修勢在必行。
新、舊兩間教堂發售聯票,可以一併參觀。舊教堂的美麗花窗大多為20世紀重建,亞當與夏娃特別引人注意。埋葬在舊教堂最有名的人非畫家維米爾莫屬,不過他的繪畫是在死後兩個世紀才被重新發覺推崇,所謂的名人墓不過是教堂地上的一小塊磚,頗讓人唏噓。
維米爾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30幾幅,他的家鄉台夫特連一幅都沒留下,雖然設有一座“維米爾中心”,只是介紹生平沒有真跡,其實想看海報街上咖啡座就有。對維米爾畫作感興趣的人不能錯過的是距離台夫特不遠的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絕對讓人驚艷。
台夫特遊客相當多,但絕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市集廣場和新、舊教堂一帶,沿運河散步走著走著也能逐漸脫離人群,回到過去的小鎮氛圍。
五、六月的歐洲總可以看到水鳥幼雛優游。
台夫特仍留有一處舊城門,約建於1400年,同時管控水路、陸路。城門哥德式尖塔為1514年新添。
即使不臨水的街道、庭園、綠地,閒逛或經過一幅壁畫、一座風車、一條舊巷,感覺也不錯。台夫特曾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據點之一,受中國貿易瓷影響,這裡也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藍瓷,能見到一些相關的裝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