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若不是整理照片,都忘記曾經去過。不過我想聽說過台州桃渚的人應該不多。
桃渚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原為土築城牆。明正統四年(1439年),倭寇入侵桃渚,燒殺擄掠造成極大損失,因此在明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砌石加固,僅花一年就完工,格局保存至今。
桃渚是明代浙江沿海眾多抗倭衛所中保存最好的一個,名將戚繼光(1588~1588年)曾在此大敗倭寇,留下功績。現存城牆周長1400米,高約4.5米,有東、南、西三座城門和甕城,但城樓和烽燧已無存。參觀桃渚完整卻顯得簡陋的城牆頗讓人唏噓,想當年但求實用,加緊趕工,肯定倭寇侵擾局勢相當嚴峻。
對文史有興趣的人或許會想研究看看古代軍事衛所的格局和設施,看看那裡是校場、那裡有糧倉、軍火庫。不過沒人解說難度相當高。特別去的時候並沒開發觀光,連解說牌都看不到,民居的保護狀況也不是太好,算是胡亂逛一通。
桃渚雖小,古街上的市場近午了還有不少人,那時數位相機才上市沒幾年,我的第二台數位相機Fujifilm Finepix M603(應該是2003年買的吧!)讓菜販好奇不已,樂得讓我拍照,但我猜想他們現在不少人應該都用上智慧型手機了吧。中國在這一塊跑得超快,好幾年前我就看過農夫牽牛講手機。突然很想把那台骨董機翻出來看看還能不能用,我們老是忘記舊玩具,就像我忘記桃渚一樣,其實是挺開心的一天。
一些石雕花窗和木雕:
關帝廟裡關公和赤兔馬很粗糙,說是卡通、可愛也行,一看就是恢復信仰後新近塑的。
天妃宮(我們的媽祖廟)旁的石柱天燈看似普通,但據說元末明初已豎立,用來夜間點火提示漁船方位,石柱四邊留有模糊的佛號刻字,勉強還能辨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