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櫻花和梅花都還沒開的二月初,雨中的名古屋,選擇到還沒去過的鶴舞公園和興正寺散散步。

鶴舞公園開園於明治42年(1909年),是名古屋第一座市營公園。公園裡的噴泉塔、奏樂堂、鶴々亭、岡谷鋼機名古屋公會堂都帶有明治時代懷舊風情。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鶴舞公園也是一處賞櫻名所,園內栽植約750株櫻花樹,二月初來櫻樹只有枯枝自然沒啥好看,玫瑰園和菖蒲池同樣不在花季,還好有茶花怒放平添色彩。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式庭園風格的蝴蝶池中小島點綴著矮松、銅龜、銅鶴和石塔。池雖小也吸引一些水鳥棲息,如鸕鶿、小水鴨、花嘴鴨、琵嘴鴨等。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善用地鐵一日券,繼續前往有“尾張高野”之稱的八事山興正寺。這座真言宗寺院始建於貞享5年(1688年),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境域內留下多座江戶時代建築,又以建於文化5年(1808年)的五重塔最為醒目。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二月初廟裡居然開了一樹櫻花,大概是“十月櫻”之類的品種。雖然花朵稀稀疏疏,但沒有對手競艷,從不同角度拍拍還是挺好看。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興正寺終究比不上京都、奈良的一些著名寺廟,所以都第四次來名古屋了,才終於想到過來看看。最後走一段參道前往「奧之院」東山本堂,途中會經過石佛和大日堂、弘法堂,看有山林野鳥介紹,生態應該不錯,但只拍到灰椋鳥和黃尾鴝。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日本‧名古屋(十八)‧鶴舞公園、興正寺(Nagoya XVI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