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德博物館(Leopold Museum)是世界上收藏席勒畫作數量最多的美術館,裡面還有不少十九、二十世紀藝術家的精品,很難想像這些全都來自一個人的收藏。
魯道夫‧利奧波德(Rudolf Leopold, 1925-2010)從1950年代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收藏起藝術品,短短數十年間累積5000多件精品。1994年利奧波德和奧地利政府及國家銀行簽訂協議成立私人基金會,開始打造博物館來展示藏品。2001年利奧波德博物館在維也納的博物館區(Museums Quartier)開幕。
看埃貢‧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 )的照片,活生生就是一個張揚自傲的年輕人。一個火車站長之子,14歲喪父,16歲進入維也納美術學院學習三年,17歲已經受到分離派領袖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賞識,18歲的畫作開始浮現強烈個人風格。21歲因為以未成年少女為模特兒遭鄰居檢舉吃了三星期牢飯,還好誘姦罪未成立,只輕判他讓兒童不當接觸到色情,法官在公眾面前焚燒一幅他的情色畫作以示懲戒。1915年婚後沒幾天就因世界大戰被徵招入伍,幸好只在後勤不用上前線,1917年退伍。1918年席勒受分離派邀請在維也納展出作品初獲成功,但同年秋天懷孕的老婆感染西班牙流感病毒去世,三天後席勒也沒戰勝流感隨之而去,當時不過28歲。
席勒的年代奧匈帝國的榮光不再,社會充滿道德雙重標準和末世的偽善。席勒畫中不時浮現出邪惡、死亡、性暗示的氣息,雖然貼近時代氛圍,但那種病態的陰沉與空洞可能一時難以被群眾消化。
張愛玲曾寫道:「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但成名得早,才氣往往一下耗去十之八九,人生從此套上一個難以穿越的瓶頸。對一些早慧的藝術家來說,早點死去說不定是件幸運的事。可惜席勒才剛要成名就走了,著實讓人替他覺得鬱悶。
以下照片按照繪畫的年代排列。雖然席勒開始展現個人畫風後只有十年創作時間,但能想像如果他活到三十、四十、五十、六十 …….少了青春與自戀,會畫出怎樣的作品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