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cukeng a1.JPG

小粗坑古道翻越小粗坑山連結九份與猴硐,總長約2.5公里。由於九份海拔比猴硐高約200米,從九份出發上坡路要比從猴硐少,所以理所當然我選擇偷懶方式。

九份秋末到春初容易起霧,離開台北時還陽光燦爛,從瑞芳開始上山很快便置身雲霧間。

小粗坑古道九份端的入口位於頌德公園,日據大正6年(1917年)立有一座紀念礦區實業家顏雲年的功德碑。起霧天氣爬山雖然看不見山海景觀,也看不清成片芒花,但只要不下雨,踏上落葉滿地的山徑,聽山鳥鳴聲此起彼落,心情會很愉快。

Xiaocukeng a2.JPG

Xiaocukeng a3.JPG

Xiaocukeng a4.JPG

Xiaocukeng a5.JPG

Xiaocukeng a6.JPG

 

腐木上晶瑩剔透的白色生物大概是黏菌。

Xiaocukeng a7.JPG

 

抵達古道最高點,登頂小粗坑山要另走叉路上去,起霧什麼都看不見,小徑又太濕滑,便放棄。看指標從頌德公園走到這裡僅480公尺,雖然都是上坡,但離九份老街真的不遠。周末前來,老街擠滿遊客,上山路上卻始終我一人,真好。這裡設有三條座椅,剛好坐下休息野餐,山霧一陣一陣迎面吹來,想像天氣好時基隆山應該就在右前方。

Xiaocukeng b1.JPG

Xiaocukeng b2.JPG

 

接下來開始一路下坡,路徑也變的原始。一些直接開鑿在山石上的階梯長滿苔蘚相當滑溜,小心翼翼走著、走著抵達山神廟。看門額上有己已紀年,應該建於日據昭和4年(1929年),廟前石供桌則有1949年、金協和公司(戰後承租小粗坑礦區的廠商)字樣。

Xiaocukeng c1.JPG

Xiaocukeng c2.JPG

Xiaocukeng c3.JPG

Xiaocukeng c4.JPG

 

繼續下行來到小粗坑聚落,礦業興盛時期曾有一、兩百人在此居住,如今只剩一戶大門緊閉的人家和一處修行道場,其餘房舍皆成斷垣殘壁,悄然爬上各類植物。

Xiaocukeng d1.JPG

Xiaocukeng d2.JPG

Xiaocukeng d3.JPG

Xiaocukeng d4.JPG

 

聚落中最特別的一座廢墟當屬「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校舍開有大窗,屋外有一小塊可充當“操場”的空地,操場兩側各開一門。走進只剩殘牆的教室內,看到地上有座小石碑上頭寫著“德至寶堪求”,若是與從前礦業歷史有關的舊物移至此存放,那猜想大概就如同字面意思是指有德性的人才能挖到金礦,當然也不排除是近年一些修行團體所遺留,等有心人去考證了。

Xiaocukeng d5.JPG

Xiaocukeng d6.JPG

Xiaocukeng d7.JPG

Xiaocukeng d8.JPG

 

離校舍不遠處有一座小土地公廟“福德宮”,始建年代不明。

Xiaocukeng d9.JPG

 

一路上不管是青苔斑斑的古老石階,還是以生態工法新修的土、木階梯,走起來都很有味道,感覺自然原始。

Xiaocukeng e1.JPG

Xiaocukeng e2.JPG

Xiaocukeng e3.JPG

Xiaocukeng e4.JPG

 

過小溪又有一座福德宮,建於日據昭和八年(1933年)。溪流下游處出現幽靜的小瀑布,這裡差不多就是古道起點,所謂2.5公里只是從福德宮到頌德公園,若加上經過的九份老街和福德宮到猴硐車站的路程,約要再加上2公里,全程4.5公里仍屬輕鬆。由於不是熱門健行路線,假日來古道一路居然只三次與其他遊客擦肩而過。

Xiaocukeng e5.JPG

Xiaocukeng e7.JPG

Xiaocukeng e8.JPG

Xiaocukeng e9.JPG

 

山下芒花怎麼這麼紅?山上大多是黃白色。

Xiaocukeng f1.JPG

 

走上公路經過社區又看到一座老土地公廟。採礦是高風險職業,礦山人自然會冀望山神和土地公多保佑,總覺得九份、金瓜石、猴硐這一帶山區像這樣的小土地公廟特別多。

Xiaocukeng f2.JPG

Xiaocukeng f3.JPG

 

看到有人家燒柴火,現代社會還會冒煙的廚房煙囪已不多見。

Xiaocukeng f4.JPG

 

為沉沙、防洪,一條基隆河小支流被整治出十多道人工瀑布,水量豐沛時還挺壯觀。

Xiaocukeng f5.JPG

Xiaocukeng f6.JPG

Xiaocukeng f7.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