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uo a1.JPG

對西螺的印象濃淡依序是武術、大橋、老街、媽祖。從斗六搭公車過來,在城南就先下車,從振文書院開始看起。

振文書院前身為文昌帝君祠,由地方仕紳捐資建於清嘉慶2年(1797年),嘉慶18年(1813年)成立振文書院。現在所見形制為光緒18年(1892年)重建格局。振文書院除了作為西螺地區文教中心,在日據時代還曾設立鸞堂義孚社,協助民間戒除鴉片煙癮,有說是台灣最早的民間戒毒組織。

振文書院在921地震時受創嚴重,修復後依舊古色古香。山門(1979年重建)外左右各有一座字紙亭,正殿供奉文昌帝君與孔子,左右牆上書寫“忠孝”、“廉潔”大字,地方仍有學子逢大考會來求庇佑與心安。

Xiluo a2.JPG

Xiluo a7.JPG

Xiluo a3.JPG

Xiluo a4.JPG

Xiluo a6.JPG

Xiluo a5.JPG

 

大殿石柱上的光緒壬辰紀年及“修文社諸同人仝敬酬”字樣,顯示振文書院由民間資助維護,即使現在也不接受民眾香油錢,有別於一般寺廟。

Xiluo a8.JPG

Xiluo a9.JPG

 

剪粘、木雕和一扇斑駁的門。

Xiluo b1.JPG

Xiluo b2.JPG

Xiluo b3.JPG

 

正殿樑上殘存的彩繪可以看出是「岳母刺字」和「舜耕歷山」的故事。

Xiluo b4.JPG

Xiluo b5.JPG

 

西螺有名的“太平媽”媽祖於清康熙56年(1717年)便已來台,最初安奉於民宅,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建廟。可惜歷史雖悠久,福興宮已是現代產物,至今(2022年) 都還有工程在進行。不過進來看一眼小小的太平媽神像,仍然可以感受這三百年來大大的傳承力量。

Xiluo d1.JPG

Xiluo d2.JPG

Xiluo d3.JPG

Xiluo d4.JPG

Xiluo d5.JPG

 

福興宮之外西螺還有另一座媽祖廟“廣福宮”,俗稱新街老大媽,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所見為日據昭和11年(1936) 重建。廟內有日據時代的重建牌記,正殿神龕上高懸的「海國蒙庥」牌匾也是新廟落成時所敬獻。

Xiluo c1.JPG

Xiluo c2.JPG

Xiluo c3.JPG

Xiluo c5.JPG

Xiluo c4.JPG

Xiluo c7.JPG

 

廣福宮最特別的文物應該是光緒元年(1875年)製作的石香爐,高60餘公分,兩側連耳寬達140公分,是台灣清代石香爐中體型最大的一座。

Xiluo c6.JPG

 

路過供奉“太子爺公”的正興宮,適逢三太子誕辰前幾日,有進香團遊覽車前來進香就跟著拍幾張照。這座廟原建於嘉慶20年(1815年),日據時代因街道改正遭拆除,戰後才又在現址重建,所以建築並不吸引人,但看到一尊現代變潮被戴上太陽眼鏡的三太子神像和兩只信徒帶來的大龜供品還是挺有意思。

Xiluo e1.JPG

Xiluo e2.JPG

Xiluo e3.JPG

Xiluo e4.JPG

 

又路過四、五座廟也都是重建的新廟,就不看了。西螺曾經相當富裕,光復後重修廟宇自是不留餘力,反倒成為另一種可惜。

Xiluo e5.JPG

Xiluo e6.JPG

 

在西螺眾多宗教民俗文物中,道光7年(1827年)立於濁水溪畔,上頭雕有劍獅的泰山石敢當無疑最有特色。這座石敢當因主要用於鎮水防洪,所以碑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字裡就有三字暗藏玄機,其中“水”少一捺是希望溪水不要氾濫、“石”多一點是希望溪石不要亂滾、“敢”字的“耳”去除單腳站立則是寓意平穩。

古時人與天爭,遭遇天災還可以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現代人面對極端氣候至少該很清楚有哪些部分是人類對環境太不友善才自食惡果,不能只怨天了。

Xiluo e7.JPG

Xiluo e9.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