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bei l1.JPG

澎湖最知名的石滬無疑是七美的雙心石滬,但擁有石滬數量最多的島嶼卻是吉貝。吉貝人因此培養出高超的石滬修築技巧,七美雙心石滬便是聘請吉貝匠師前往完成。

石滬會在澎湖大量出現除了當地擁有利於建造石滬的寬廣礁棚地形外,另一方面也因為冬天東北季風太過強烈,漁民無法出海捕魚,而風浪越大魚類就越愛躲進石滬,剛好可以彌補漁船停止作業時的漁獲。

澎湖地區石滬在清康熙時期已有「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的文字描述,到雍正時期逐漸增加到約80口,清廷也開始對漁民徵收“滬稅”。根據日據時代統計,1910年澎湖擁有353口石滬,近年重新大規模調查則得到570口的數字,由於自日據時代起澎湖石滬興建數量不多,也有比較清楚的紀錄,所以一般推估澎湖地區建造於清代的石滬應該接近500口。

那麼吉貝嶼現在到底有多少石滬呢?我看到有108口和88口兩個數字,不知何者更為準確?但總之吉貝石滬密度之高、數量之多都足以讓它奪得「石滬故鄉」美名。吉貝一上島,在碼頭和沙嘴之間便能見到好幾座石滬,退潮時特別分明。

Jibei l2.JPG

Jibei l3.JPG

Jibei l4.JPG

Jibei l5.JPG

 

清晨從我入住的民宿陽台就能望見石滬,剛好在漲潮,石滬便慢慢讓水淹沒。下兩張照片是相隔兩小時的情況。

Jibei l6.JPG

Jibei l7.JPG

 

石滬作為捕魚陷阱看似簡單,但除了要堅固到足夠抵擋住潮水日日沖刷外,也需要掌握水流方向和魚類習性,才能讓最多的魚隨潮漲時進入,到退潮時卻出不去。很多簡單的東西多了解後其實都不簡單!

傳統石滬可區分為弧形石堤、單滬房石滬、雙滬房石滬,構造上又有滬房(滬目)、滬門、滬碇、魚井、滬牙、滬堤(伸腳)、滬彎(螺尾)、滬岸(腳路)等名稱,各有其功能,比如魚井可用來暫時儲存漁獲,滬彎則是滬堤末端捲曲部分,好讓入滬魚隻碰壁掉頭可順著滬提游進滬房。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網上找到圖說深入了解。

在半月彎及其西側礁岩一帶,石滬數量特別多,據說從前漁民每月逢大退潮時,可以從吉貝這頭開始巡石滬抓魚一路一直走到目斗嶼。現代漁民已經不再依賴石滬捕魚,石滬卻需要不定時維修才能長久保存下去(即使海洋生物附著具有加固作用),海中這些錯縱美麗的線條,離岸較遠的或許將會逐漸消失。

Jibei m1.JPG

Jibei m2.JPG

Jibei m3.JPG

Jibei m4.JPG

Jibei m5.JPG

Jibei m6.JPG

Jibei m7.JPG

Jibei m8.JPG

Jibei m9.JPG

Jibei m10.JPG

 

近年不斷增長的北崁沙洲雖然成就 “絕美沙灘”的景色,卻也吞噬掉幾座石滬,下一張照片就是一座快被海灘覆蓋的石滬,像是留下一個告別的微笑。

Jibei m11.JPG

 

西崁山周遭是另一處石滬密集所在。西崁山標高只有18公尺,卻是吉貝的“最高峰”,從這裡居高臨下欣賞石滬特別清楚,同時也是欣賞夕陽的好地點。

Jibei n1.JPG

Jibei n2.JPG

Jibei n3.JPG

Jibei n4.JPG

Jibei n5.JPG

Jibei n6.JPG

Jibei n7.JPG

 

隔天清晨趁退潮又來西崁山看看,也下到石滬走走,但看不到什麼大魚。

Jibei o1.JPG

Jibei o2.JPG

Jibei o3.JPG

Jibei o4.JPG

Jibei o5.JPG

 

滿潮時石滬淹沒水中,從西崁山上觀看只能判斷出一些線條。

Jibei o6.JPG

 

最後放幾張在島上偶遇的生物。首先是在沙灘上奔跑的沙蟹和消波塊上覓食的方蟹。

Jibei p1.JPG

Jibei p2.JPG

 

礁岩潮間帶可以看到許多螺類和寄居蟹。

Jibei p3.JPG

Jibei p5.JPG

 

一隻擱淺的魚,種類不明。

Jibei p4.JPG

 

鳴叫聲悅耳的小雲雀。

Jibei q1.JPG

Jibei q2.JPG

 

活潑的鷸鴴科鳥類,大概是金斑鴴。

Jibei q3.JPG

Jibei q4.JPG

 

九月下旬侯鳥已經來了,碰到一群在沙洲上休息的中杓鷸和翻石鷸。

Jibei q5.JPG

Jibei q6.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