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時期洋風建築(包括東洋與西洋)混合傳統閩南寺廟的街景在台灣從北到南都能見到,我們早習以為常,但對初訪台灣的外國遊客來說其實相當有特色。在台南民生綠園周遭除了日據時代的官方機構和商業建築,也有幾座寺廟路過都值得逛逛。這裡介紹天壇、北極殿、鄭成功祖廟、擇賢堂、陳德聚堂五處古蹟。
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登記有案的寺廟約1.2萬座,台南縣市佔1600多座,數量第一,僅台南市中心(東、西、南、北、中區和安平區、安南區)就超過300座廟,其中列名古蹟的數目自然也是全台第一。我從讀成大開始就愛看這些老廟,本身並沒有宗教信仰,單純喜歡人文、歷史、工藝、美術這些東西。多年後當世界轉過幾圈再回首會想我是不是因為在台南讀書才變成古蹟狂熱份子?大學時代絕對是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我還真喜歡我人生中台南生活那四年。
說到天壇總會想起北京,台南的天壇(Temple of Heaven)和北京天壇絕對兩樣,北京天壇屬於天子,台南天壇屬於庶民,俗稱的「天公廟」其實更適合台南這裡,也更親切。
清朝台南府城的形狀並不規則,不方不圓,民生綠園雖然不在正中,但若把東、西門和南、北門畫個十字,交會處大約就在綠園附近。這一帶也是城裡地勢最高的地方,古稱鷲嶺,海拔雖然不過十來米,但絕對是城中建設天壇最適切的地點。日據時代的台南州廳和測候所都建在綠園周邊應該也與地勢有關。
天壇所在據說在明鄭時期已是官方設壇祭天的場所,但民間寺廟要晚到清咸豐四年(1854年)才興建,共分三進,三川門之後的正殿主祀玉皇大帝,後殿祭祀三清道祖。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為道教三位至尊神祇的居所,所以三清道祖有3尊神像。天壇歷經數次重修已失去大多古意,但後殿一對蒼勁樸拙的龍柱仍是清代初建時的原物。
在天壇沒去拍著名的一字匾,倒是被小角落的「劉海戲金蟾」給吸引了,大概貪財是人類天性。
北極殿創建於明鄭時期,推估約在明永曆19年(1665年),主祀玄天上帝,古稱為上帝廟,咸豐年間重修後改叫北極殿。北極殿在日據時期和光復後因道路興建與拓寬陸續失去廟埕並改建三川門和前殿,現在寺廟被夾在兩棟近代建築之間,三川門前廊順勢成為騎樓,好與左右鄰居騎樓連成一氣,雖是不得不的妥協,每回從這裡走過都覺得特別。
雖然北極殿也已失去大半古意,但正殿懸掛明寧靖王朱術桂於永曆23年(1669年)所書的「威靈赫奕」牌匾據說是台灣碩果僅存的明代古匾。後殿前的石柱拜亭看起來也相當古樸,上懸掛一面嘉慶15年(1810年)的「鷲嶺」匾。此外幾面清代碑記因石質良好,即便雍正、乾隆年間字跡依舊清晰,可看出寺廟興修沿革與租稅繳納情況。
鄭氏家廟由鄭成功的嫡長子鄭經創建於明永曆17年(1663年),是最早祭祀鄭成功的廟宇。鄭經次子鄭克塽降清後,鄭氏一族遭回遷大陸,台灣民間不敢公然祭拜鄭成功,鄭氏家廟因此曾遭官役強佔,直到乾隆時期才以宗祠形式恢復祭祀,改稱為鄭氏大宗祠,又名昭格堂。鄭成功祖廟是近代新命名。
鄭氏家廟現在正殿所見到的鄭成功樟木像是從延平郡王祠移來安放,原製作於民國36年。寺廟外的幼年鄭成功母子石雕則屬於更現代的作品,鄭成功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氏,因此雕像髮式並非明朝婦人式樣。若要尋找真正古文物可以留意正殿高懸的「三圭世錫」匾,是鄭成功第四代孫鄭汝成於乾隆36年(1771年)回台灣祭祖時所題。
擇賢堂建於光緒五年(1879年),為齋教先天派分堂,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據說是由民房改建,所以能看出傳統三合院民居風貌。齋堂閩南語俗稱“菜堂”,是由齋友共同設立,一起吃齋禮佛修行的場所,由教友間推派堂主,和佛寺由法師主持的屬性並不一樣。不過據說擇賢堂現在已經佛教化,不再是齋堂的性質了。
陳德聚堂原為鄭成功部將陳澤的府邸,也被稱為統領府,一旁巷子就叫統領巷,現多出彩繪裝扮,為老巷平添年輕氣息。陳家宅邸最初建於明永曆年間,清康熙時期才改建為家廟,雖歷經多次重修,古意維持尚好。
面對陳德聚堂,前埕留有一對石旗杆座,第一進大門兩旁的八仙和夔龍窗櫺木雕無比精美,鑲嵌“陳”字的鑄鐵八角漏窗也相當別緻,鐵件看起來像是日據時代的工藝。
讀成大時陳德聚堂仍屬於私人產業,一直大門深鎖,這回還是第一次進入參觀。正廳值得留意的有樑上的“憨番扛厝角”、 神龕的花罩和窗櫺鏤雕、康熙年間的「翰華生藻」牌匾,以及台灣彩繪名師陳玉峰在兩側牆壁留下的幾幅作品。
陳玉峰彩繪「龐德遺安」和「舜耕歷山」細部。
陳德聚堂的八卦門和左右護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