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ang a1.JPG

大多時候我不喜歡搞排名,特別是選第一。比如若要評選中國最美的寺廟或者日本最美的寺廟、歐洲最美的教堂,我會連想都懶得想,因為數量太多、各具特色,只能比出最高、最大、最老等數據,不會有最美。但如果是票選台灣最美的寺廟,我就會直覺投鹿港龍山寺一票,可見鹿港龍山寺在台灣是多麼突出的存在。

鹿港龍山寺歷史始於明末清初大陸福建泉州遷台先民在鹿仔港結盧為寺,供奉從泉州安海龍山寺分香迎請的觀音菩薩,清乾隆51年(1786年)隨鹿港繁榮遷建現址,目前所見大致為清道光11年(1831年)重修後格局,三進二院帶山門及戲台,寬約34公尺,進深約157公尺,佔地1600餘坪。

山門這回來換上新漆,少了一點滄桑。入內左手邊有座磚亭是從前燒字紙用的「惜字亭」。古人惜紙敬字,今人改敲keyboard、滑手機發twitter,手寫字越來越少,已經不知道要燒什麼了。

Lukang a2.JPG

Lukang a3.JPG

Lukang a4.JPG

 

龍山寺的前殿稱為「五門殿」,大概因為建築為五開間得名,加上兩側翼廊,實際為七開間,在台灣古寺屬於相對宏偉的格局,木雕、石雕、泥塑等裝飾古樸精緻,特別夔龍窗和吊筒的木雕技藝讓人嘆為觀止。彩繪部分因保存不易,現五門殿門神為民國52、53年重繪,但也還帶有古風。

Lukang b1.JPG

Lukang b2.JPG

Lukang b4.JPG

Lukang b5.JPG

Lukang b6.JPG

Lukang b7.JPG

 

五門殿屋脊上的灰泥雕塑有祥龍、仙人、仙鶴等形象。在水車堵交趾陶裝飾見到一幅作品中有官印、硯、墨和書、劍,是古人對允文允武的美好期許。

Lukang c1.JPG

Lukang c2.JPG

Lukang c3.JPG

Lukang c4.JPG

 

石雕除了龍柱還有龍、虎堵、麒麟堵、石鼓、天王、博古圖等,其中龍、虎堵、四大天王、博古花卉是日據昭和時代重修為取代原牆面破損的交趾陶裝飾才新刻,使用石材為台灣北部的觀音石,和清代石雕使用的泉州石有別,可以比較一下不同年代的石材和雕工。

Lukang c5.JPG

Lukang c6.JPG

Lukang c7.JPG

 

五門殿後方即為戲台空間,唱戲時會以活動屏板組裝出高架台座和出將、入相屏門。戲台上方的八卦藻井是道光重修時作品,大概是台灣現存最古老也最漂亮的一座藻井,但彩繪也是民國52、53年重繪。

Lukang c8.JPG

Lukang c9.JPG

Lukang c10.JPG

 

二進正殿內供奉觀音菩薩,正中最大一尊是民國50年新塑,若要看骨董得在其他小神像找。正殿前方連接的拜殿也有許多精彩的木雕作品,由於道光28年台灣中部曾發生強烈地震,拜殿木雕有道光也有咸豐時期,還有部分來自昭和重修。書法和彩繪則為民國40、50年代作品。

Lukang d1.JPG

Lukang d2.JPG

Lukang d3.JPG

Lukang d4.JPG

Lukang d5.JPG

Lukang d6.JPG

Lukang e2.JPG

Lukang d7.JPG

 

正殿內部空間和正殿後方簷下的「大觀在上」泥塑文字。

Lukang e1.JPG

Lukang e3.JPG

 

鹿港龍山寺後殿在日據大正10年(1921年)失火毀去,現所見為昭和11至13年(1936至1938年)重建,雕刻工藝明顯不及五門殿與正殿。後殿前方有兩口圓井、一口方井,據說象徵龍眼與龍喉,昔日除了提供用水也有風水上的意義。

Lukang e4.JPG

Lukang e5.JPG

Lukang e6.JPG

Lukang e7.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