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西津渡古街與伯先路交會處留有規模不小的舊英國領事館,現部分建築作為市博物館展示使用,一旁有2005年建成的新館,以三級城市來說,展出文物相當豐富,也有不少珍品。
英國與鎮江的連結始於兩次鴉片戰爭的血淚之中。
清道光22年(1842年),歷經慘烈的鎮江之戰,敗戰清廷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並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咸豐8年(1858年)清廷打不過英法聯軍,簽下《天津條約》,再增開包括南京、鎮江、漢口、台灣等多處通商口岸。咸豐10年(1860年)第二次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留下火燒圓明園這道標誌性歷史傷痕,清廷最終簽訂《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補充,再度割地賠款(九龍半島也給了英國)。兩度英法聯軍被視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鎮江在《天津條約》之後劃定租界,英國開始在雲台山麓建造領事館,包括行政大樓、正副領事住房和員工宿舍,以及工部局、巡捕房、馬房等建築,保存相當完整。
鎮江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屬吳國之地,區域內因曾考古出土王室貴族墓穴和青銅器窖藏,博物館內的青銅器展品頗吸引人。若有興趣可以觀察西周和春秋青銅器質量的演變,並比較江南地區與中原地區在型制、紋飾上的差異。除了禮器、實用器,還有一些武器。只放幾件展品瞧瞧,就不一一介紹了。
青銅器的紋理很耐看,適合拍特寫。青銅時代是世界各地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卻沒有哪個文明的青銅器能在數量和精緻度上追上中國(古希臘寫實主義的青銅像算是例外,和中國西周、春秋時期差不多時間,卻是完全不同的審美,可惜留存並不多。)。
陶瓷收藏也不錯,同樣挑幾件看看。
西周的幾何印紋雙獸耳陶罐、春秋時期的青釉原始瓷罐。
東晉越窯青釉羊首瓷壺、德清窯褐釉雞首磁壺。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瓷注子和溫碗(溫酒器)。
元代彩繪俑,服裝和髮式相當清晰。
漢代堆塑陶罐和三國東吳時期的青瓷飛鳥百戲堆塑罐。堆塑罐是陪葬明器,從漢代流行到兩晉時期。
看到一只春秋時期的青銅提梁虎子,也就是男性尿壺。這是目前發現最早做成老虎型狀的尿壺,“虎子”名詞則出現於漢代,顯示那時已成為普遍型式。
西晉和南朝時的虎子。從春秋到南北朝,虎型尿壺造型傳承近千年。
身為文明古國的好處是常常不經意就有文物出土。
1995年鎮江吳家門蓋寫字樓出土的南宋瓷爐。
1976年鎮江新火車站工地出土的宋代曼陀羅尼經咒,原折疊裝在小銅管內。
1994年從鎮江大市口古井出土的宋代井神像,為民間喜愛的“和合二仙”寒山和拾得形象。
1996年鎮江五條街小學工地發現的宋代泥塑童戲像和胡人踏鼓蹴鞠像(中國古代足球),姿態和神情都很生動。
唐、宋窖藏出土的鎏金銀器。
青代鍍金銀鳳冠。
近代竹雕筆筒。
晚唐佛畫像。
清代白度母唐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