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yoto mj1.JPG

離開三室戶寺後接著到萬福寺繼續賞荷,都屬於京都宇治的寺廟。

萬福寺為黃檗宗大本山,是一座保有中國伽藍風貌的寺院,由明末清初福建福州僧人隱元和尚受邀於日本承應3(西元1654)率弟子一眾二十餘人東渡日本後所開創,成為日本最晚開宗的佛教教派。

隱元和尚不忘本,據說建造宇治萬福寺時是以福州福清黃檗山的萬福寺為樣本,建成後規模格局一路保存至今。相較下,中國的萬福寺在二十世紀先後歷經山洪、火災,建築、藏經、文物已盡數毀去,近年才又新建。若真想體會萬福寺禪宗古剎的舊貌與氣度,前往福清祖庭還不如來京都走一遭。這也是中國文化與文物保存的哀傷!最近正在看大陸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暫且不論故事、劇本、演員好壞,但美術、燈光、攝影絕對一流,有觀眾批評它帶太多日本風,卻不知曉日本在中國唐代曾舉國興起中國學習熱,多次派出遣唐使,意外保留下比中國更多的唐文化。反觀中國古鎮近年流行「漢服」租借,不時看見穿著不倫不類、廉價的假「古裝」逛著半假古蹟做作的拍照,文化之膚淺很讓人難受。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雖然富起來了,但尚不清楚也不在乎中國文化的珍貴之處,人文素養仍是一條漫漫的修行路。

寺廟大門進入後,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一線排開,背靠為妙高峰,山門前設放生池。走進天王殿裡,前為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後為神情肅穆的韋馱菩薩,兩側分立雄壯威武的四大天王,完全按漢傳佛教的標準設置,佛像也由來自中國的工匠雕刻完成。從資料上看本寺的彌勒、韋馱、十八羅漢、達摩、華光菩薩、關公都出自福建晉江安海人范道生(16351670)之手,他自1660年受隱元和尚邀請先在長崎為中國寺廟雕像,1662年轉赴京都協助萬福寺建立。范道生最後病逝於長崎,也安葬於長崎,享年不過36歲,幸運的是他的作品在日本都留下紀錄,也受到重視,不像中國寺廟許多佛像背後只是無可考的無名工匠。

Kyoto mj2.JPG

Kyoto mj3.JPG

Kyoto mj4.JPG

Kyoto mj5.JPG

Kyoto mj6.JPG

Kyoto mj7.JPG

Kyoto mj8.JPG

Kyoto mj9.JPG

 

大雄寶殿(本堂)正中為釋迦摩尼佛和迦葉、阿難兩位弟子,兩側分列十八羅漢。殿前避邪桃戶和景泰藍香爐也都屬純中土產物。

Kyoto ml1.JPG

Kyoto ml2.JPG

Kyoto ml3.JPG

Kyoto ml4.JPG

Kyoto ml6.JPG

Kyoto ml5.JPG

 

黃檗宗與曹洞宗、臨濟宗並列為日本三大禪宗,寺內自然有專供打坐、坐禪的禪堂,相鄰祖師堂內供奉著達摩雕像。走在寺裡經過好幾次有警示作用的「板」,上面書寫著「謹白大眾: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中央文字已被敲擊得看不清,「板」也是禪宗特色。至於大木魚,通常是用來通知用餐或法事時敲擊。

Kyoto mn1.JPG

Kyoto mn2.JPG

Kyoto mn3.JPG

Kyoto mn5.JPG

Kyoto mn7.JPG

 

先前在長崎黃檗宗寺廟崇福寺裡看到媽祖,這回在京都的萬福寺遇見關公,兩位純中土神祇原屬於道教,與佛寺無關,在日本寺廟中出現特別奇怪。

Kyoto mn6.JPG

 

萬福寺寺廟本身很精彩,但因為是來看荷花的,其他側殿和附屬建物便不再多說。寺裡有池荷也有盆荷,大約60品種。來時山門前放生池和中和園的兩塘荷花大多已結蓮蓬,還有一池睡蓮未見開放。

Kyoto mo1.JPG

Kyoto mo2.JPG

Kyoto mo3.JPG

Kyoto mo4.JPG

Kyoto mo5.JPG

 

盆荷部分雖然品種和數量都不及三室戶寺,但依舊有些好花可賞,好的是遊客稀少,喜歡清幽的人可以來這裡走走。

Kyoto mp1.JPG

Kyoto mp2.JPG

Kyoto mp3.JPG

Kyoto mp4.JPG

Kyoto mp5.JPG

Kyoto mp6.JPG

Kyoto mp7.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