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共進三座要買票的廟,大召、席力圖召和五塔寺。沒來還真無法體會到明清時期藏傳佛教在內蒙昌盛的狀況。
五塔寺始建於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雍正十年落成後清廷賜名慈燈寺,因寺廟有一座塔頂又立有5座小塔的「金剛座舍利寶塔」,當地人俗稱「五塔」,五塔寺之名反而叫得響亮些。現廟裡除了這座寶塔是原物,其他殿宇都是近年才重建恢復。
金剛座舍利寶塔高約16.5公尺,雕飾相當繁複。下半部的金剛座共有7層,層層簷下滿布佛龕,上千佛像近看還分有幾種不同手印姿勢,如觸地、冥思、說法等等,最下層並刻有蒙、藏、梵金剛經文。券門兩旁有四大天王雕像。
登上金剛座上方平台可以就近欣賞五塔。中央主塔7層,其餘4座5層,每座塔的一層都雕有一佛、二菩薩。
一座金剛座舍利寶塔便相當一座小型石雕博物館,除了佛與天王、菩薩,諸如飛天、迦陵頻伽(妙音鳥)和神獸、寶器細節之多讓人目不暇給,還有珍貴的佛足、須彌山圖和蒙文注釋的天文圖,別忘了仔細看看。(有些保護在細鐵絲網後,拍不下來,而且據說要禁止登頂了,以後會有更多東西看不到。)
大召、席力圖召、五塔寺都位在呼和浩特舊城區,也就是從前的歸化城。清雍正13年(西元1735年)才在歸化城東北五里處另建綏遠城作為右衛城屯兵,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後,新舊雙城成犄角之勢相互策應,防守更為有利,成為塞北第一軍防重鎮。
綏遠城格局方正,有城門四座,棋盤狀街道的正中心為將軍衙署,從建成到清朝滅亡共派駐過78任綏遠將軍,民國和新中國時期仍繼續作為政府機關使用,因此得以保存下來,2003年開始以博物館身分對外開放。
將軍衙署的陳設和展示都很一般,還有我不愛看的蠟像。五月裡各院落都有丁香花開,陣陣幽香算是記憶裡比較美好的部分,後來才知道丁香是呼和浩特的市花。
走出衙署一對大石獅正對著高架橋,現代化的綏遠城實在沒甚麼看頭。昨天貼幾張呼和浩特喇嘛廟照片給上海同事,回說看起來不錯,我趕緊澄清:照片會騙人。我對呼和浩特的整體印象並不好,五星級旅館早餐取個菜座位就被人佔了、到外面餐廳吃飯又看到有送菜服務人員衣服髒得不像話(暗禱別讓他送菜過來)、在大召拍照被喇嘛兇、五塔寺外踩到狗屎,這城市肯定和我八字不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