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Hildesheim Cathedral)和聖米歇爾教堂(St. Michael’s Church)都是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老教堂,並一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從市集廣場先走到聖米歇爾教堂。教堂由貝恩沃主教(Bernward, 960~1022年)帶領在1010年開始動工,1022年局部完工使用,貝恩沃主教在同年過世,理所當然就埋葬在教堂地下墓室裡。12世紀中期傳出貝恩沃主教可能封聖的消息,教堂開始擴建。1192年貝恩沃主教正式被追封為聖人,聖米歇爾教堂在教徒心目中更為神聖。
羅馬式建築風格外觀:
地下墓室:
安放在主祭壇前方地板中央的貝恩沃主教墓雕(14世紀作品)。
教堂中殿12根廊柱對應基督的12使徒,柱頭上花草、動物、天使、人頭雕刻精緻,在南側石柱上還有幾位婦女形象。
12世紀擴建時完成的僧侶唱詩班隔牆,拱窗間共有13位天使坐鎮。
1618年製作的銅洗禮盆。
木板天花上13世紀的聖經故事和耶穌家譜彩繪居然躲過時光與戰火摧殘,現又修復得煥然一新,真是神奇。
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奠基於9世紀,現所見的羅馬式建築主體重建於11世紀,後世又增添一些哥德和巴洛克型式。二戰時教堂曾嚴重受損,但仍有許多珍貴文物保存下來。
貝恩沃主教捐贈的銅門鑄造於1015年,上頭為新、舊約聖經故事。
同樣由貝恩沃主教捐贈的銅“基督柱”,原本存放在聖米歇爾教堂,1810年才移至大教堂保存。(因聖米歇爾教堂已轉為路德新教教堂,天主教會擔心銅柱遭破壞。)
輪型吊燈直徑長達6米,從1061年便安置在大教堂裡,為同類型吊燈最古老也最大的一個。
黃金聖物盒。
地下禮拜堂和墓室。
銅洗禮盆下方四個跪姿人物象徵天堂的四條河。
大教堂後方的迴廊庭院裡有個小禮拜堂,禮拜堂前可以看到攀爬在大教堂半圓後殿外牆上的千年玫瑰灌叢。二戰時大教堂雖慘遭轟炸,但戰後玫瑰又再度繁茂,成為希爾德斯海姆的城市精神象徵。若想見它綻放滿樹白花,可能要五月份來。
希爾德斯海姆市集廣場附近還有座聖安德烈(St. Andreas)教堂也可以看看,文物不多,但高大的塔樓是城市地標。另放上幾張街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