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利茲(Görlitz)不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對東方遊客來說相對陌生,漂亮卻超乎預期。
當地很早便有村莊存在,但首次出現在文字歷史記錄中要到1071年。此後大部分時間歸屬波西米亞勢力管轄範圍,1635年由波西米亞劃分給薩克森,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歸普魯士。
哥利茲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損輕微,中世紀建築保存相當完整,據說這裡是德國境內列名古蹟保護建築數量最多的一座城市,大約四千棟。東西德統一後,哥利茲的經濟發展滯後,至今仍有一些人去樓空的老房子頹圮待修,街頭似乎還能感受到殘存的東德時代氣息,因此吸引一些著名電影在此取景,像《The Reader》、《The Book Thief》、《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等。哥利茲絕對是東德旅行不可錯過的城市。
哥利茲火車站充滿歷史感,大廳氣派卻冷清。從火車站可以搭電車進舊城,也可以穿越19世紀之後擴建的新城區徒步過去,大約十來分鐘。
城裡還能見到未整修的廢棄廠房和住宅,但估計這種場景再過幾年就看不見了。
這篇先整理幾處宗教建築和噴泉。
聖彼得及聖保羅教堂(St. Peter and Paul Protestant Church):始建於13世紀,15世紀開始擴建,17世紀末大火毀掉室內裝修,內部重修新添許多巴洛克元素。19世紀末增建兩座新哥德式尖塔,成為哥利茲最醒目的地標。
1617年鍛鑄的鐵柵門內有一個可愛的洗禮盆,但盆的歷史沒查到。
1701~1703年間完成的管風琴可以見到許多小管被設計排列成圓形放射狀,因此贏得太陽管風琴(Sun Organ)稱號。
聖三一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位於上市集廣場旁,始建於13世紀,15世紀重建。教堂內部格局相當奇特,但沒有平面圖不好說明。裡面1713年塑造的巴洛克主祭壇帶有活潑的律動,附屬的芭芭拉禮拜堂裡沉思的耶穌像帶著滿臉疲憊。教堂許多壁畫重繪於20世紀初。
尼可拉斯教堂及墓園(The Nikolai Church and Cemetery):哥德式教堂始建於12世紀,15、16世紀重修,附屬墓園裡有貴族墓室和許多巴洛克風格墓碑,公認是德國最美的墓園之一。
聖十字禮拜堂和聖墓(The Holy Cross Chapel and Holy Sepulchre): 1465年一位當過哥利茲市長的富豪前往耶路撒冷朝聖,返回後仿造耶路撒冷聖墓教堂建造了聖十字禮拜堂和聖墓。
聖墓帶有一點阿拉伯元素,裡部空間狹小,前室擺放一尊巴洛克天使雕像,後室就只一張石床。別看它貌不起眼,由於耶路撒冷的聖墓曾經多次改建,因此哥利茲根據15世紀所見模樣打造的聖墓可能要比現今耶路撒冷的聖墓還更原汁原味。
哥利茲新城、舊城裡的噴泉有些古典、有些現代,為街景平添許多生氣。我在哥利茲的兩天天氣陰晴不定,下雨的時候還比不下時多些,但不影響遊興,很喜歡這座城市,甚至還逛商店買了工藝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