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是個帶著神秘感的古村,近年被冠以“太極星象村”名號吸引遊客。
俞源村裡建築的雕刻、繪畫、甚至地上鋪面本就有許多陰陽魚形太極圖的符號,據說已找出約400多個。二十世紀末有人發現村裡的七口水井、七口水塘都按照北斗七星形狀排列,後又有人發現村莊水口處溪流呈S型,形成一直徑超過300公尺的天然太極圖,田地中還有象徵魚眼的圓形突起岸地,十分具象。接著有人提出村莊周圍的11個小山丘加上村口田地上的太極圖剛好組成黃道十二宮,村裡還有28座堂樓對應二十八星宿,並推測風水佈局出自劉伯溫手筆(因為俞源的第五代孫俞淶與劉伯溫曾是青年時代同窗好友)。越傳越玄,俞源村便成了“地上天體星象奇觀”。其實撇開風水之說,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種人生哲學,敬天禮地與自然和諧相處並不那麼神奇,何必盡往神秘主義裡鑽研。
俞源前身為朱村和顏村,俞氏始祖俞德在南宋時遷居於此,後世朱姓和顏姓人家逐漸凋零,俞源才成為俞氏為主的村莊。明洪武年間,李姓人家遷入與俞氏結親,清康熙年間又有董姓人家遷入,俞源成為多姓村莊,但俞氏仍為主幹,佔七成以上人口。
俞氏宗祠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動工,歷時六年完成,共三進51間,包括一方型戲台。後世陸續曾重修,但格局不變。比俞氏宗祠還要古老的顏氏宗祠和較晚才出現的李姓宗祠也都還存在。
俞氏宗祠號稱無蜘蛛結網、無鳥雀宿夜、無白蟻侵蝕的“三無奇屋”,也有人再加上無蚊蠅、樑上不積塵變成“五無奇屋”。且中庭一邊長草、一邊不長,自成陰陽。喜歡神奇之說的人,俞源藏有不少故事,這裡我就略過。
俞源古建築的木雕、磚雕、石雕都精采,琴棋書畫、漁樵耕讀、歷史人物、戲曲故事、吉祥寓意的各種花、鳥、動物、圖騰都不缺。蝠通“福”、鹿通“祿”、瓶與鏡通“平靜”、梅樹上的喜鵲是“喜上眉梢”、馬背上的猴子是“馬上封侯”、梅蘭菊竹四君子烘托人格、牡丹象徵富貴、葡萄和石榴代表多子多孫、鶴與桃都寓意長壽,例子不勝枚舉。
除了豐富的雕刻,俞源民居更難得的是有些牆壁上還殘存的書畫。雖然大多出自無名匠師之手,但構圖生動、線條流暢,現代古蹟修復想要有這種水平也畫不出來了。
俞源前身朱村有洞主廟,奉祀沉香(就是大戰二郎神,劈華山救母的那個沉香。);顏村則有水口廟奉祀李冰父子(因建都江堰治水有功,後來被當成地方神保佑風調雨順。)。俞氏興起後,廢水口廟,將李冰父子移往洞主廟和沉香並列供奉。
洞主廟可以求解夢、圓夢,祈夢者夜裡要睡在廟裡的清幽閣,看當晚作什麼夢,再由解夢先生解析。洞主廟偶像在文革期間已毀,現在裡面感覺有點陰,讓我睡這,就算有夢肯定也是噩夢。
離開俞源順便到十二公里外的延福寺看看。這座廟始建於後晉,原名福田寺,宋代改名延福寺。現存建築包括中軸線上的山門、天王殿、大殿、後殿和兩側廂房,其中最古老、珍貴的是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的方形大殿,裡外牆壁殘存明代的大字書法作品,暢快淋漓,因為在這之前還沒見過這樣的壁面裝飾,特別感到新奇。寺裡還能見到宋代鑄造的鐵鐘、元代的石獅以及元、明的碑刻。
因為將近十年前去的,當時沒有其他遊客,看廟的人很熱情,見我對長得像橘又像柚的果樹好奇,就摘了兩大顆送我,說是用來泡茶喝,名字倒是忘了。不知若現在再去,是否清幽依舊、人情依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