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stone relief s2f   

最後來看看漢畫像石中的神仙和靈異。

女媧是華夏民族的始祖神,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她和伏羲兄妹成婚,兩人古時出現的形象都是人身蛇尾,而且常常交尾相纏,很典型的生殖崇拜。女媧和伏羲手中常分別拿著圓規、矩尺,或是分別手捧月亮、太陽,象徵天地萬物間規矩有序、陰陽調和。

下面這張圖的左邊是女媧捧月,兩側有青龍、白虎,上方為蟾蜍;右邊是伏羲舉日,上方跪坐一神怪,正拿著食物餵養金烏(太陽鳥)。

Han stone relief b1   

漢畫像石中最常見的一對神仙是西王母和東王公,有必要瞭解一下起源。

傳說中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在《山海經》的西山經中,西王母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人獸結合的怪物。約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穆天子傳》中提到周穆王“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因此有人認為西王母是西方母系社會部族的首領。到了漢朝,西王母已經發展成為端莊祥和的女神形象,掌管著長生不老藥和不死樹,因此才有嫦娥盜藥、奔月的故事。隨著信仰日益興盛,西王母最終成為統治崑崙仙山、領導眾仙的主神,護佑的範圍從求長壽、招富貴、旺子孫到引魂升仙無所不包。

東王公的歷史沒有西王母這樣源遠流長,他比較像是在西王母信仰發展過程中,人們為了協調陰陽才拉拔出來的對偶神祇。既然西王母最初是豹尾、虎齒,東王公就被描述為鳥面、虎尾;西王母統領眾女神,位居西方,東王公就統領眾男神,位居東方;西王母象徵月亮崇拜,東王公就象徵太陽崇拜。

以下都是西王母的相關畫像石。其中第一張和第二張在西王母兩邊是交尾的伏羲、女媧,也可以找到羽人和搗不死藥的玉兔。西王母“戴勝”是指一種玉製髮飾,圖像中西王母頭部兩側會有奇特的凸出物,應該就是玉勝。

Han stone relief s2a

Han stone relief s2b

Han stone relief s2c

Han stone relief s2d

Han stone relief s2e

Han stone relief s2g   

東王公的座車後方有太陽,太陽裡有金烏。

Han stone relief s1a

Han stone relief s1b   

漢朝人記載的「日黑居仄,大如彈丸」來自人們對太陽黑子的觀察描述。於是才衍生想像出「金烏居日」。

Han stone relief b2   

長著翅膀的羽人是漢畫像石中常見的仙人,具有引導死者靈魂升仙的能力。

Han stone relief q1

Han stone relief q2   

風伯也就是風神,從祂口中吹出的強風可以將房屋吹垮,畫面非常具象。

Han stone relief t1   

中國古代的四方位分別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作為代表。龍、虎、鳥的崇拜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開始,龜蛇合體的玄武可能要在春秋、戰國後才出現。

Han stone relief c1a

Han stone relief c1b

 

Han stone relief c1d

Han stone relief c7

Han stone relief c8

Han stone relief c12

Han stone relief f2   

朱雀銜珠和麒麟叼著五銖錢。

Han stone relief c6   

龍車、鹿車,還有一羽人騎鹿。

Han stone relief c2  

漢畫像石裡的樹常被認為代表崑崙山的不死樹,但我看起來只是一幅樹下繫馬圖。

Han stone relief j3  

Han stone relief j2    

半人半獸的多頭怪物。《山海經》中記載「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Han stone relief n1

Han stone relief n2

Han stone relief n3   

一個穿著小魚鱗甲的力士銜箭拉弓的模樣。有人認為這是死後被封為宗布的后羿,通常出現在墓門上,用來守門、驅除惡靈。

Han stone relief a3   

「鋪首銜環」。饕餮是一種兇惡貪吃的怪獸,墓門雕刻饕餮叼著門環也是用來驅邪鎮墓。

Han stone relief a3a   

僧侶騎象圖。佛教在漢朝已經傳到中土,漢畫像石中偶而也會出現佛教主題。

Han stone relief a13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