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溪南岸堤防自行車道已經騎過好幾回,但一直都是從安平往出海口方向去,今年才一時興起改往市區方向騎一小段至跨溪的大橋,發現鹽水溪南岸雖然已經高度開發,堤防外仍殘留一些魚塭,在這裡賞鳥路程要比到四草輕鬆許多。
堤防上留下一座軍事碉堡,靠近安平有段木棧道連接。從堤防眺望河口紅樹林和逐漸遭住宅樓吞噬的魚塭是兩樣景色,二、三月來堤防邊長柄菊和蘆葦花隨風搖曳,騎著車、迎著風挺愜意。由於第一次午後近黃昏過來覺得不錯,所以後來到台南又挑上午來了一趟,這篇的照片因此可以看到兩種明顯不同色溫。
堤防旁一條道路新開工程進行中。鹽水溪南岸這一小塊區域注定慢慢要都市化,填上魚塭蓋大馬路再立一塊 “陸蟹出沒減速慢行”標誌也太掩耳盜鈴。
在一塊沒剩多少水的廢棄魚塭中看到鷺鷥、琵嘴鴨、高蹺鴴、反嘴鴴共處一堂,還夾雜幾隻黑面琵鷺,一旁就是車輛穿梭不斷的馬路和住宅區,讓人有點驚奇。
馬路邊草枝上一群斑文鳥吱吱喳喳,身軀輕盈。
灌木樹叢居然出現小啄木鳥。
魚塭區有白冠雞、紅冠水雞、赤頸鴨、琵嘴鴨棲息。
堤防內沿溪生長紅樹林,大多是海茄冬,一片綠油油。退潮時泥灘地水鳥挺多,除了鷺鷥類、高蹺鴴、反嘴鴴、琵嘴鴨、赤頸鴨、小水鴨、紅冠水雞、白冠雞、青足鷸、赤足鷸、金斑鴴、磯鷸和一些濱鷸類都能見到,挺熱鬧。不過由於紅樹林和灌叢遮掩,並不方便賞鳥,只能從幾處缺口遠遠窺探。
碰到一群體型較大的鷸鴴科鳥類,和琵嘴鴨、高蹺鴴比較一下身材後,從個頭大小和嘴型判斷應該是鶴鷸吧。
赤足鷸:
赤足鷸和鶴鷸、琵嘴鴨同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