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an g1.JPG

“望安”大概是從“網垵”轉來,也曾名為“八罩嶼”。島上的中社村舊稱“花宅”,移民始於明末天啟年間,是澎湖難得保存相當完整的傳統聚落。

午後兩點多才騎到中社村,冷清的村落兩、三處攤商正在收攤,還好有家咖啡店可以解決午餐順便喝杯咖啡。老闆說這時間最後一批團客已經離開,所以大家便收工。村裡因年輕人大多在外地打工,只剩老人留守,午後天氣太熱都躲在家裡,簡單幾條街走來走去似乎就我一人。

Wang-an g2.JPG

Wang-an g3.JPG

Wang-an g4.JPG

Wang-an g5.JPG

 

中社村雖然有些傳統民宅已被重新修復,但也有許多依舊人去樓空或遭野生植物佔領。

Wang-an h1.JPG

Wang-an h2.JPG

Wang-an h3.JPG

Wang-an h4.JPG

 

花宅聚落大多為“ㄇ”字型閩式合院形式,部分建築外觀有灰泥、剪粘和花磚裝飾,有的窗戶可見「囍」、「萬」、「壽」吉祥字樣。其中建成於日據大正11(1922)的曾家古厝應該是最花俏的一棟,外立面兩廂直接以「曾」字為窗,中央門樓又添加兩扇書卷竹節窗,屋脊馬背和門樓上都有泥塑蝙蝠裝飾。

Wang-an i1.JPG

Wang-an i1a.JPG

Wang-an i2.JPG

Wang-an i3.JPG

 

從前花宅的民生用水主要取自井水。路過幾口井,最明顯的一口要屬街中央的張氏公井,還有一口在黃槿樹下,有許多落花相伴。

Wang-an i4.JPG

Wang-an i5.JPG

Wang-an i6.JPG

 

花宅聚落直接臨海,海岸的漁港、沙灘、天人菊放眼望去也都是好風景,廢棄的魚灶雖然失去任務,如今都重新修復起來。

Wang-an j1.JPG

Wang-an j2.JPG

Wang-an j3.JPG

Wang-an j4.JPG

 

最後是沙灘之旅。望安的沙灘集中在南部,從網垵口沙灘、長瀨仔沙灘到土地公漁港沙灘基本連成一片,綠蠵龜在望安的產卵棲地主要便是這片綿延的沙灘。

土地公漁港沙灘真的有座土地公廟,面對小廟的左手邊有從前的曬鹽場遺址和一處天然淡水泉水。更特別的是在碉堡下方玄武岩崖壁上可以看到許多原生態的“文石”,被稱為文石山。

澎湖文石是玄武岩孔隙因地下水滲入,經年累月形成碳酸鈣或二氧化矽等各種礦物沉積,有些經打磨後能出現漂亮的色澤和紋理。澎湖文石的石珠和石眼曾經大受市場追捧,導致原礦過度開採已近枯竭,現在澎湖已經全面禁採。

Wang-an k1.JPG

Wang-an k2.JPG

Wang-an k3.JPG

 

面對土地公廟右側海岸退潮時能露出一片奇形岩石,同樣也能找出星星點點的文石。過了這片奇岩,才抵達誘人的沙灘。

Wang-an k4.JPG

Wang-an k5.JPG

Wang-an k6.JPG

 

海岸空無一人,海水清無比澈,沙灘退潮留下的層層波紋完全未經干擾,最終留下的足跡也只有我的。

Wang-an l1.JPG

Wang-an l2.JPG

Wang-an l3.JPG

Wang-an l4.JPG

 

來到長瀨仔沙灘意外找到夜裡海龜上岸產卵留下的爬痕。這才想起多年前我也曾到望安住了一晚,晚上在沙灘遇到一位研究綠蠵龜的研究生,便跟著他閒聊等看有沒有海龜,然後運氣很好,真的見證到綠蠵龜下蛋的全過程(開始下蛋時便能靠近看)。如今已經沒這份好奇心了,夜晚就乖乖在房裡吹冷氣。

Wang-an m1.JPG

Wang-an m3.JPG

 

望安看夕陽有人推薦我到天台山去,不過曬一天太陽下來累了,只想到港邊全家買冰吃。邊吃冰邊眺望港口對面將軍嶼的村莊暮色,再回到民宿前的網垵口沙灘欣賞微紅天空便很不錯。

Wang-an m5.JPG

Wang-an m6.JPG

 

隔天早晨才在網垵口沙灘玩水,民宿一早看到水缸裡有幾朵睡蓮開放道早安心情就很好,果然整座沙灘又是我一個人獨享。然後發現民宿旁的造型涼亭也是網路打卡熱點,確實設計的蠻有意思。

Wang-an n1.JPG

Wang-an n2.JPG

Wang-an n4.JPG

Wang-an n5.JPG

Wang-an n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