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sha f1.JPG

白沙和西嶼兩個島有跨海大橋相連,因此跨海大橋在白沙這端的通樑不論團客、散客都會稍作停留,拍一下大橋的圓拱門和附近的通樑古榕。

澎湖跨海大橋長約2500米,民國59(1970)完工時曾是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最初單向通車,民國85年才拓寬為雙線。

Baisha f2.JPG

 

通樑漁港外退潮時也是一片遼闊的泥灘,估計漁船只能在漲潮時進出。站上漁港小拱橋可以眺望到馬公城區。

Baisha f3.JPG

Baisha f4.JPG

Baisha f5.JPG

Baisha f6.JPG

 

通梁古榕就在漁港邊的保安宮前,樹齡已有300多年,數十條粗大氣根支撐起龐大綠蔭蔚為壯觀,至今當地人仍會在樹下石桌石椅納涼。

Baisha f7.JPG

Baisha f8.JPG

Baisha f9.JPG

Baisha f10.JPG

 

如果說跨海大橋和通樑古榕是歷久彌新的老景點,白沙近期最夯的新興景點要屬後寮“天堂路。其實也就是廢棄碼頭的一道海堤,適合漲潮時前來,才能看到小徑蜿蜒入海的場景。

Baisha h1.JPG

Baisha h2.JPG

Baisha h3.JPG

 

若不是想學人拍網美照,那麼退潮時來後寮海灘也不錯,大片裸露的潮間帶潮池裡生機勃勃,波光水影也有另一番美感。

Baisha h4.JPG

Baisha h5.JPG

Baisha h6.JPG

 

在後寮天堂路觀賞夕陽是不錯的選擇,每天太陽掉下海平面都是一場絕美大秀。

Baisha i1.JPG

Baisha i2.JPG

Baisha i3.JPG

Baisha i4.JPG

Baisha i5.JPG

 

夕陽西沉後遊客很快散去,天堂之路又恢復寧靜。

Baisha i6.JPG

Baisha i7.JPG

 

後寮海岸邊有處新修復的魚灶,從前漁民會在這裡煮熟鹽漬過後的魚,然後再晾曬成魚乾。

Baisha j1.JPG

 

後寮村裡有一棟約莫建於1930年代,已經廢棄多年的許謀古厝,泥塑裝飾和門聯相當精美,再不保護任它毀壞實在有點可惜。不過古厝常常因為產權複雜整合不易,也不是那麼簡簡單單想救就能救。

Baisha j2.JPG

Baisha j3.JPG

Baisha j4.JPG

Baisha j5.JPG

 

白沙鄉還去了赤崁、瓦硐兩處海灘。赤崁是搭船前往吉貝嶼的碼頭,多年前去過吉貝,這回就略過,想以後有機會來一併走訪幾個北海島嶼。

Baisha g1.JPG

Baisha g2.JPG

 

經過瓦硐想欣賞夕照發覺不大理想,主要因為夕陽是落在右手側陸地後,沒法拍像後寮海灘那樣海平面上的一輪紅日。在這裡看到一群大白鷺覓食,泥灘上盡是含水等待漲潮的螺,每天都活得很艱辛,為它們覺得累。

Baisha k1.JPG

Baisha k2.JPG

Baisha k3.JPG

Baisha k4.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