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什拉旺貝爾格拉(Sravanabelagola)是從邁索爾跟當地團,一日來回行程居然還包括貝魯爾(Belur)、哈勒畢德(Halebid)和另外兩個小地方,一路匆匆太匆匆,但古蹟仍無比動人,當下決定日後再來仔細看看。
什拉旺貝爾格拉距離邁索爾要兩個多小時車程,鳥不生蛋的邊城小鎮連同巨大的聖池就位在兩座巨石小丘間,除了丘上有耆那教聖殿,鎮裡也散布多處神廟,其中一座留有將近700年歷史的古老壁畫,保存完好,細節相當神奇。而做為耆那教的聖城之一,拉旺貝爾格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世紀,很奇怪如此宗教魅力十足、歷史遺跡處處的小鎮並未成為旅遊熱點,2008年去時住宿和餐飲設施依舊貧乏,不知道是不是全鎮吃素,至少餐廳所見菜單都是素食。
觀光和朝聖人們的主要目標都是約120公尺高,較大那座山丘“Vindhyagiri Hill”,登山不准穿鞋,12世紀直接開鑿在岩石上的600多階石階天熱時可是非常燙腳,最好套雙襪子走路。
耆那教由筏馱摩那創立於西元前6世紀,他宣稱自己是耆那教的第24位聖哲(也稱大雄,意謂已達無上智慧、完美覺悟的偉大英雄。),同時也是最後的一位。這效果正如同穆罕默德說自己是最後一位先知一樣,創教後自此後人再也無法取代或超越他們的地位。
耆那教和佛教出現的時間相近,有些思想也共通,比如都反對不平等的種姓階級制度,也都有輪迴觀念並追求解脫輪迴之苦。耆那教修行人嚴格禁慾苦修,斥暴力、好和平,除了吃全素、不殺生,早期修行人還認為人世間束縛太多,即便衣物都是牽絆,只會妨礙靈魂解脫,因此終年以天為衣,在寺廟或林野間全裸修行,被佛教徒稱為裸形外道。
大約在西元一世紀,耆那教分裂為天衣和白衣兩派系,白衣派的耆那教修行者放棄裸體改穿著白衣代替,為了怕因呼吸、說話吸進蟲子或走路踩到蟲子而殺生,他們不但戴口罩,走路還要拿著拂塵不斷掃動才走,頗為另類。(到印度旅行那麼多次,白衣派修行人已見過好幾回,天衣派倒是只在路上偶遇過一次。)
笈多王朝時期印度教信仰復興,耆那教和佛教同步式微,爾後回教勢力入侵印度,佛教受到進一步打擊,到13世紀時已從印度本土消失,只興盛於域外。相對的,耆那教在印度從未滅亡,但也未能發展成為國際宗教。目前印度大約還有四、五百萬名耆那教徒,還佔不到人口的0.5%。
神廟建築群集中在丘頂,大約從八世紀中葉之後才陸續興建,由於簡介很少,很難知道每座神殿的個別歷史。
丘頂建築和地上刻有許多銘文,也看到和佛教類似的佛足浮雕,重要銘文已加蓋保護。
印度的宗教建築總不乏精緻雕刻,一座小丘便值得花上半天去欣賞它。
寺廟核心的高牆上也有不規則的雕刻裝飾,看起來是先在石塊上雕刻好才砌牆,相當特別。除了神祇、神獸,也看到羅摩衍那的故事。
高牆內便是引人注目、高約18公尺,腳踏蓮花、裸體、身上有藤蔓纏繞的巨大石像“Gomateshvara”。石像完成年代曾有多種說法,現在根據銘文考證大致認定為西元982年前後作品,已有千年歷史。
由灰白色的花崗岩單石雕刻而成的石像宛然如新,石質幾乎看不出歲月風霜,由於顏色和岩丘不大一樣,這單石究竟是原來就存在丘上,還是從外地運來仍不得而知。但若是從外地運來,要搬上山工程之浩大可是難以想像。每隔12年這裡都要舉辦盛大慶典,石像後方會搭起高台好讓信徒爬上拿牛奶來澆淋石像,有人認為石像顏色變得不一樣便是因此而來。
石像腳下不時可以看到簡單的禮神儀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