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欽城堡區(Fort Cochin)隨便走走就到海邊,可以看漁民捕魚,也可以欣賞阿拉伯海的日落。
海邊出現幾面“中國漁網”,有說是14、15世紀由元朝商人或明初鄭和下西洋帶來的技術,也有說是葡萄牙人所傳授,印度人毫不排斥這種舶來品說法。
“中國漁網”裝置是趁漲潮時以杠桿原理抬、降漁網懸臂入水、出水來捕魚,要說省力其實一張網需要三到五人來操作,感覺還蠻費勁,不過少去漁船進出和整理漁網的時間,效率應該算是不錯,所以才能幾百年一直流傳下來。
另一座漁網。
看起來乘船撒網捕魚的收穫還是好一點。海岸邊能撈到的都是小魚,魚貨上岸便直接裝盤販賣。
黃昏看日落。
在科欽只有早晨和黃昏適合戶外散步,午後悶熱不妨躲去試試阿育吠陀SPA,晚上可以欣賞一下喀拉拉邦的傳統舞蹈卡塔卡利(Kathakali)。
卡塔卡利起源於千餘年前的寺廟禮神儀典,融合民間音樂、詩歌、服裝、舞蹈,今日所見的形式大約在17世紀因受貴族們喜愛而定型,故事內容主要取材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說卡塔卡利是舞蹈其實包含更多戲劇元素,特別是利用臉部表情、眼神和各種手勢來傳達情緒的部分,有說臉部彩妝像中國戲曲,誇張表情像西方默劇。在科欽主要是針對觀光客演出,正式表演前通常會有一段示範和講解,示範者簡直像有張橡皮臉和裝上電動馬達的眼睛,表情誇張而生動。
卡塔卡利至今仍帶有宗教氣氛,演出前布置場地敬神、化妝就需要大約一個小時,觀眾可以參觀整個過程。
舞者一的化妝:
舞者二的化妝:
正式演出:
舞蹈是南印度文化相當重要的一部份,最初目的主要是用來娛樂神明,樂師與舞伎常屬於神廟財產。比如根據坦賈武爾(Thanjavur)大廟的一段銘文記載可知當時廟裡除了數百名祭師與僕役外,還擁有數十名樂師與大約400名舞伎。舞伎的來源大多是父母為表達對神明的敬意或是還願,主動將女兒奉送給神廟。
南印度舞蹈有相當多形式,在喀拉拉以卡塔卡利最有名,泰米爾納德地區則是婆羅多舞,這種舞蹈的故事題材同樣來自神話傳說與詩歌,舞者同樣注重情緒與手勢,靈活眼神和自由揮灑的雙手一舉一動都有特別涵義。南印度舞蹈對東南亞地區的舞蹈藝術發展有顯著影響,從泰國及巴里島傳統舞蹈中都可以看出。曾經在馬馬拉普蘭(Mamallapuram)碰上舞蹈藝術節,這裡補上兩張照片比較一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