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北半島的恐山(Osorezan)與高野山、比叡山並稱為日本三大靈場,但和高野山、比叡山的景觀、氣場又很不一樣,恐山得力於火山荒蕪地貌顯得更像是亡靈匯集之所。
從青森過來,火車先到野邊地接JR大湊線,抵達下北駅再轉公車(大湊線火車和下北交通巴士車班都不多,一定要先上網查清楚接駁時間。),巴士過半途進入山林後便開始撥放像是巫女吟唱的歌謠,氣氛十足。星期六車上卻只有六、七位乘客,實在偏遠。
恐山據說由天台宗慈覺大師於日本平安時代貞觀四年(西元862年)創立,但現存菩提寺建築看起來並不是太古。比較特別的是山門內有幾間湯屋,包括冷拔の湯、古滝の湯、花染の湯、薬師の湯,有興趣在廟裡泡溫泉的人記得帶毛巾來。
日本寺廟雕刻常借用中國典故,看到「司馬光破缸救友」會心一笑。
恐山最後一次火山噴發已經是一萬年多年前的事了。恐山是地名,並非單指一座山,而是八座小山包圍成的盆地,包括一池火山口湖「宇曽利湖」。恐山的惡地、滾水、蒸氣、硫磺味都讓從前人聯想起地獄景象,傳說這裡是通往死後世界的入口,自古當地便有巫女(靈媒)行當能招喚亡靈附身讓來訪親人問事。
走在步道上,四處都是訪客撿拾石塊常年堆積出來的小岩堆,有些地方插著五顏六色的小風車,這些或為紀念死去的親友,或是父母為早夭的小孩或嬰靈祈福,陰雨天前來,感覺真有點陰森。
蒸氣孔旁人們丟擲的錢幣據說沒幾天就會腐蝕變黑。
不同溫度的泉水長出不同顏色藻類,連落水枯葉顏色都不一樣。
「血の池地獄」原本水色呈現紅色,或許是含鐵質的關係。但去時卻相當清澈,跟季節有關嗎?
到處都是取了名的「地獄」,也到處都有地藏菩薩。「水子供養御本尊」前供奉的小風車比較多,「水子」即是指流產或早夭的嬰孩。
五智如來原應朝向五智山,雲雨遮蔽山勢,什麼都沒看到。
走到湖邊,湖畔是火山岩粉化形成的白砂,湖中也冒溫泉所以水是溫的、酸的,淺水處看得到一些硫磺礦物,水色顯得詭異。停留一會兒,四周靜到幾乎快能聽見亡靈嗚咽的聲音,但終究只是想像,我從未遇見過鬼神。
恐山每年只在五月到十月間開山。我是在五月底去,這時荒地裡磯躑躅盛開,平添不少生氣。